“天虎云商”的入驻,标志着我市向“四川电商第二城”迈出坚实的一步。 以电子商务为抓手,促进三产与一产、二产的融合发展,这是我市大力发展电商的“内江路径”。 去年底,我市提出把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重要战略任务,带动二产业与三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努力推动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近日,我市印发《关于推进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2015—2017年)》,旨在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电子商务手段,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优势。 《实施方案》明确,到2015年底,全市城市、乡镇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工业电子商务平台1个,市级工业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个,工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2户,全市工业企业上网率达到100%,企业官网建设率100%,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50%;到2017年,力争全市加入电子商务平台的工业企业户数、线上交易工业企业户数占规模以上企业的占比、线上交易金额总量等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如何让内江工业企业“触电”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以实施工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行动、工业电子商务产业集聚行动、工业电子商务应用支撑行动“三大行动”,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全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工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行动 加强分类指导,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企业选择适用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推进工业企业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提升工业企业应用能力。 加快企业官方网站建设。积极鼓励、扶持、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设官方网站,或将现有网站转型升级为在线销售商城开展销售。引导企业建设集“PC网站+手机网站+微网站+APP”于一体的“四网合一”全网推广营销模式,扩大营销推广水平。2015年底前完成全市重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官方网站建设。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工业电商人才培训“123工程”,争取在3年内为全市工业企业普及电子商务知识10000人次,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2000人次、高级电子商务经理人300人次。 加大全企入网舆论宣传。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在流程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卓有成效的典型示范企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提升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工业电子商务产业集聚行动 依托重点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引进和培育1~2家工业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优势产业网上推广,推进工业领域电子商务双推工程,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建设工业产品电商平台。各县(区)、内江经开区加大宣传引导,鼓励更多的企业入驻平台。到2015年底实现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平台率达到100%,推动企业从传统经营向电子商务转型,促进“内江造”名、优、特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开拓市场。 加强优势产业网上推广。依托阿里巴巴等第三方平台建设“内江专区”,通过线上推广宣传,扩大内江工业产品知名度,打造电子商务“内江板块”。同时,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各类网上交易会,适时开设内江产品网上展销会,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推进电子商务双推工程。继续推进工业领域电子商务“双推”工程(即推动电子商务信息和交易平台向专业化和集成化创新发展、推动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工程),坚持每年至少举办1场(次)工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或平台的对接会,促成企业与平台的合作共赢。有效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降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成本,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工业电子商务应用支撑行动 加快构建工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外部服务体系,降低企业应用成本,夯实电子商务应用基础,推进工业企业营销推广的创新,提高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和水平。 培育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商软件开发、美工摄影、仓储物流、营销推广、客服、代运营等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企业;推进现代物流进园区、进企业,实现现代物流与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机衔接融合等。 夯实电子商务应用基础。加快内江大数据中心建设,确保2015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抓好“智慧田园”“电子商务合作社”试点工作,加快4G网络、WIFI站点、宽带乡村等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市、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全覆盖”,为工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推进工业电商示范带动工程。开展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示范电商平台或网站创建活动,每年通过申报、考核、择优认定一批规模较大、成长性较好、创新能力强的工业电子商务重点示范园区2个以上、重点示范企业12户以上、诚信示范电商平台或网站1个以上。 原标题:“三大行动”:促内江企业“触电”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