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国共产党泸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泸县县委书记薛学深在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全县GDP增速年均 11.8%,保持全市前 3位。“1+3”产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8%。三次产业结构,由20.8:58:21.2 优化为 16.7:58.4:24.9。未来五年,泸县将以医药、食品、建筑为支柱,文旅、航空为重点的“3+2”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到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全省183个区县综合实力排位进入前40,实现“跨越五百亿,挺进四十强”。 全市前3位GDP增速年均11.8% 据薛学深介绍,五年来全县GDP增速年均11.8%,保持全市前3位。医药产业园成功创建泸州国家高新区主体园区,“一区一园”建成区面积7.8 平方公里,入驻企业从137户增加到261户。“1+3”产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8%。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房地产等八大服务业长足发展,龙桥文化生态园、玉蟾温泉度假区形成接待能力,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嘉明、方洞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园,初具规模。三次产业结构由20.8:58:21.2优化为16.7:58.4:24.9。 这五年,泸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一主一副五极多点”城镇体系基本形成,玄滩、云龙、兆雅跻身全省百镇建设试点示范镇,城镇化率从30.4%提高到 38%。“龙脑”“两港”“川渝”省级新农村示范片顺利建成,龙桥文化生态园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太伏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在民生方面,累计支出128.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保持在75%以上。推进教育、医疗、科技、社保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疾病防控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先进县。 挺进四十强五年后跨越五百亿 对于今后五年,薛学深表示,泸县将以深度融入泸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文旅联动、富民强县”战略,建成创新新区、畅达新区、产业新区、宜居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具体而言,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面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综合排位保持全市前三。以医药、食品、建筑为支柱,文旅、航空为重点的“3+2”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到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全省183个区县综合实力排位进入前40,实现“跨越五百亿,挺进四十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 25 平方公里,人口达25万人。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同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宜居县城。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建成泸州都市北部新门户。 城乡居民收入比2016年翻一番以上,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上学、看病、养老等民生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品质、更有尊严。
吴先军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杨建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