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草沟、生态水塘、湿地等“海绵体”建设让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一步一景。 下大雨时,城市能够大口大口地“吸”雨水;干旱的时候,再把吸进去的水“吐”出来,这种像海绵一样的城市是不是有点理想化?但事实确实如此,如今自贡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在今年2月初召开的自贡市“两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永湘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随后,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完成《自贡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确定覆盖面积达36.3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域,包括南岸科技新区、东部新城起步区、东兴寺片区、西山-光凤片区和大安旧城片区。 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能给我们的城市和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好处、海绵城市又将如何实现?近日,记者走进我市首个海绵城市试点示范项目——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为你揭秘城市“海绵化”的神奇之处。 新景区:直接建成海绵综合体 走进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记者发现,与城市中高出路边的绿地不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比路面低10厘米左右。沿路前行,路旁是一片2000多平方米的下凹式绿地,绿树红花之间,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城市景象。 这些绿树红花赖以生存的水从哪里来?低于路边的绿化带和下凹式绿地又有什么神奇作用? “当大雨来袭,下凹式绿化带、绿地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延长蓄存时间,形成一个天然的‘蓄水池’。雨水收集后,通过植物的吸收净化和填料的过滤吸附,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而剩下的雨水则会排入专设的蓄水槽,方便干旱时对植物或景观补水,从而实现雨水的‘慢排缓释’。”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总规划师周恒解释说,高出路面的绿地,下雨时,雨水不是往绿地流,而是往路面流,从城市排水管流走,白白浪费了,而绿化带比周围路面低,下雨时雨水先被绿地吸纳,再渗入地下。 据了解,在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这种低于道路的下凹式绿地有2万多平方米。经初步测算,该绿地系统每年可以吸收1.7万立方米的雨水。 “事实上,整个绿道就是能吸会存的海绵体。一个不起眼的斜坡、一片看似平常的植被、一池开满荷花的水塘……都蕴含着海绵般收放自如的功能。”周恒告诉记者,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占地面积190公顷,绿化和水系占了总面积的80%,加上道路、广场、停车场大量采用生态透水材料铺装,园区90%以上的面积可以透水、渗水。 多截留:想方设法留住雨水 在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建设中,对雨水的收集利用十分普遍。在“林泊水苑”景区,绿地围绕着三个小湖泊,形成了一个湿地水循环系统。湿地内,几只鹭鸟或飞行于水面,或嬉戏于水边,让人感受到一种祥和的大自然韵味。鸢尾、梭鱼草、水葱、再力花、风车草、美人蕉、荷花等10余种植物蓬勃地生长着。 在游客眼中,这水景似是天然形成,很难看出背后有人工的痕迹。然而,这处约3.5万平方米的湿地,70%以上的水是经雨水收集汇流形成的。 “遇到雨天,雨水从收集口进入收集管网,经净化处理后流进湖泊。像这样的人工湿地景观,在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共有9处,面积达10万平方米。”周恒介绍说,湿地都选址在低洼处,在保证“吸水”功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景观效果。 此外,在山体绿化时,园林部门在缓坡采用沿等高线多砌垒水平阶的方式绿化,增加山体对雨水的滞留面和渗透量;在山间小道上设置导水槽,将顺流而下的雨水导入两侧植被绿地,确保留住雨水。在植被选择方面多采用乡土树种,尽量维持山体原有生态环境,增加雨水蓄积能力。 变理念:让城市自由“吐纳” 建设海绵城市,关键要提高“海绵体”的涵蓄能力。那么,城市中哪些部分可以成为一个个“海绵体”呢? “‘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通过构建立体化的‘海绵系统’,使城市变成容量巨大的‘蓄水池’,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周恒解释说,按照《自贡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我市将在试点区域,通过实施雨水渗透、雨水滞流、雨水调蓄、雨水净化、雨水利用、雨水排放等工程,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目前,我市相关部门正在加紧修改完善《实施方案》,研究细化一系列建设标准和规范,遴选试点示范项目。 这意味着,未来我市新建的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水塘、人工湖、植草沟等,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之余,都具备了防治内涝的“海绵”功能。 “最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我们不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而是要将保护、修护和新建‘海绵体’的建设理念贯穿到城乡建设全域、全局和全过程。”周恒认为,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政府能推动的是一部分,公众参与的部分远比想象中更多。如果每家每户都收集雨水,用来浇花、冲洗,节水的数量将超乎想象。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周恒希望,这种尊重自然的理念可以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里。 记者 周嘉 原标题:揭秘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