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通车。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斌 摄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通车,内江从此跨上高铁经济快车。作为成渝高铁沿线唯一的折返站,内江的交通枢纽地位在沿线二级城市中明显更胜一筹。 未来,内江交通网络的发展,依然是做好“高铁”、“公路”和“水运”的运输网络建设,并借力“航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形成内江交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 找准定位: 围绕“一带一轴一区”发力 报告提出,要抢抓国家、省上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五个30分钟内江”交通格局,早日建成“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 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强,经济社会发展各要素的流动性才强。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市已初步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运等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听了报告后,内江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更好地发挥交通枢纽对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就必须形成面向川南、联通成渝、辐射西部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巩固和加强内江在西部地区、成渝经济带、川南经济区的特色优势和重要地位。 按照“一带一轴一区”的发展纲要,内江综合交通网络发展更贴近的定位为“三个一”,即:“打造一个节点、构建一个枢纽、树立一个典范”。 打造国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节点。内江是国家长江经济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上的重要交通节点,除成渝客运专线所在的成都-内江-重庆通道是国家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以成渝高速公路为首的公路路网集群也是西部地区“黄金大通道”。 该负责人说,未来内江交通的发展,必须做好“高铁”、“公路”和“水运”的运输网络建设,并借力“航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形成内江交通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 构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轴。“成渝立交桥”定位为成渝经济区和四川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川渝交通合作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全面对接成都、重庆两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以交通为先导,带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区。 树立川南经济区、川南城市群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示范区、内江交通的发展定位,应以致力于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全省推进川南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形成发达的区域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成川南经济区内部交通一体化、同城化。 辐射带动: 提高农村公路覆盖广度 报告提出,要抓好农村公路改善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加快城区客运、货运枢纽站场建设及外迁,提高客运、货运周转流动性、通畅性。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通村公路建设作为我市的一项重点项目,不仅是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与农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据了解,截至去年10月底,我市农村通村公路建设重点项目已完成新、改建通村公路505公里,占重点项目总里程的336.7%,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项目投资3.92亿元,占重点项目总投资的373.4%。 路通了,车可以直接开到田头,农产品可以直接运出去,种菜不愁卖,还能卖出好价钱。 东兴区椑木镇同乐村村民刘容芳告诉记者,通村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加上生活水平提高了,村上买车的家庭也多了。身在农村,看病再不像以前那么麻烦,需要去大医院的时候,开车从家就能直接到医院。 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催生了一条条公路经济带。 “便利的交通是发展产业的基础,利用这一优势,还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吸引城里人到乡村旅游消费。”刘容芳盼望着能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推进通组公路和“户户通”道路建设等工作,为群众创造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 内通外达: 要做好交通网络对接 报告指出,我市要推动川南城际铁路、成都新机场经威远至自贡城际铁路、绵遂内城际铁路等铁路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城际铁路全域通达。 道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基础,只有对现有路网进行优化,才能更加人便于行、物畅于流,为人流、车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商务流的往来提供便利。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内江要做好交通网络对接,开辟新通道,连接大平台,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都市圈,在都市圈以外,是更为广阔的城市带。
在我市某中学教书的聂洪彬认为,内江要在这个城市带中快速发展,市内要有顺畅的城市交通,市外要有与周围城市带相连的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交通便捷了,发展的条件具备了,城市的发展才能再上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