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摄影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乡镇 | 医疗 | 专题 | 活动 | 高清 | 家装 | 教育 | 文艺 | 早教 | 城建 | 美食
宜宾美食魅力系列—巧妇手中暖玉藏
来源: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11-13 16:35:04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程文帝)宜宾市首届 “宜宾名小吃、宜宾特色餐饮名店、宜宾名优特产”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之中,为进一步了解和挖掘宜宾美食的特色和文化传承,记者将专程前往各区县,寻访当地的美食,以期将宜宾你尚未所知的美食文化与传承展现给大家。     提到江安的红桥,有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猪儿粑。确实,以名气来讲,红桥的猪儿粑可以说的享誉川渝,今天,记者随宜宾“三名”评选媒体采风团走进江安县,来到位于红桥镇的“魏四妹”红桥猪儿粑总店。
青山小镇,还有这样一家加工生产基地
老板陈琨满带笑意向记者一行介绍猪儿粑的种种
    在观察猪儿粑的制作过程中,店老板陈琨向记者介绍,红桥猪儿粑本身极具特色,需要采用上等糯米经过浸泡、晒干、嗑碓做成猪儿粑皮,其粉质细腻,薄而光亮,这也是红桥的另一种特产“红桥磕粉”。“红桥猪儿粑非红桥磕粉不能做。”老板说。而且,制作猪儿粑的时候也必须小心翼翼,非手巧者不能胜任。
猪儿粑的原料,用红桥特有的磕粉制成
这是专用的猪儿粑馅儿

猪儿粑的包馅是精心选用的猪前腿肉,辅以芽菜、笋子,以恰当的火候蒸出,就成了红桥猪儿粑,其独特的风味吸引了远近客人。 常用的馅儿包括“喜沙”、“酥麻”、“肉馅”、“水晶”、“豆腐生”等,而猪儿粑的样式则有“鸡冠”、“三尖角”、“眉毛舒”、“碗儿帽”、“柳腰”、“圆鼓”、“桃花”、“蝴蝶”、“软紫荆花”等。传统样式的猪儿粑熟后其形状如小猪,因此而名。

 

各种形态各异的猪儿粑

 

刚刚包好的猪儿粑

 

当一笼热气腾腾的猪儿粑端上来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那种晶莹剔透:馅儿把猪儿粑胀得鼓鼓,透过薄薄的皮甚至你能看见里面的馅儿是什么。猪儿粑最正宗的吃法,还必须搭配一份酸菜汤,一份泡嫩姜,真可谓香甜可口,鲜嫩无比。

由于红桥镇地属江安,紧靠长宁,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夕佳山古典庄园都不太远。随着旅游业的勃蓬发展,许多外地游客都纷纷前去品尝猪儿粑,争相订购,就连很多名人名士在吃过猪儿粑后,对红桥猪儿粑也赞口不绝。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就有一辆广东车牌的车辆经过,向店主购买了10余盒猪儿粑打包带走。

猪儿粑本身在红桥有相当的历史,相传当年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即位前被王莽追杀避难到红桥,品尝到这种做成“猪”的贡品,赞不绝口,提笔命名“猪儿粑”。张献忠时期,移民们来到红桥,在兵荒马乱中为祈求菩萨保佑,也是用这种用家中仅有的糯米作成的“猪”作为贡品献给神灵,诚心祈祷,诚心感动了上苍,从此红桥风调雨顺,人民安康,而红桥猪儿粑也从此成了江安人桌上的佳肴。

 

红桥猪儿粑曾享誉全国

    店老板陈琨告诉记者,他经营红桥猪儿粑已有20多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琨下岗,为了维持生计,在红桥镇街上摆摊卖起了猪儿粑,红桥人经常使用猪儿粑作为主食,自己制作贩卖的也有很多,但是一直未曾形成一个品牌。2008年,陈琨在猪儿粑生意越来越红火的情况下,给红桥的猪儿粑申请到了这一品牌,成立了公司。

成立公司以后,公司日产红桥猪儿粑可达300斤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为了满足供求需要,他还建立了专门的加工生产点以及冷藏冻库,但由于全手工制作,仍然经常会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