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晋级、评价标准、评审过程等都有了新规定。其中包括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增设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待遇等同大学教授。 据了解,2012年四川省就下发了《四川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攀枝花市和泸州市启动试点。2013年,经国家人社部、教育部批准,我市7名老师取得四川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昨日,泸州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其中3名评上正高级职称的老师,谈了教师职称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影响。 竞争激烈 对参评人要求更高 光佑是古蔺蔺阳中学的语文老师,也是四川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的一员。从教30年,王光佑在语文教学和科研方面卓有建树,不仅是一名专业能力领先的好骨干,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 王光佑告诉记者,相比此前评职称,这次评正高级职称的竞争可谓激烈异常,各方面要求都更加严格。首先,参评教师需要在学校进行首轮竞争;其次由区县向市教育局推荐具有竞争力的参评老师;接着,由市教育局牵头组成的专家考察团对参评教师进行细致考察,考察内容主要分为师德、教学业绩、科研能力、以及在本学科辐射引领作用等;最后,经过市级专家考察后的参评教师被推荐到省教育厅,在省学术交流中心接受答辩,答辩评委由20位专家组成,他们对参评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审核。 杨雪梅和已经评上正高级职称的王光佑老师是同事,身边有一个活生生的榜样,杨雪梅说她感到很幸运。“对待学生,他会毫无保留、耐心地给学生解答。同事之间,王老师也会毫不吝惜地给予帮助。”杨雪梅说,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王光佑老师耐心指点、严格要求让她受益匪浅。“王老师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他评上正高级职称也激励着我和身边的同事。” 荣誉背后更多的是责任与压力 王晓荣老师是泸州高中的一名历史老师,今年已经59岁了,拥有30多年教龄的他由于工作的安排,如今已经不再给学生上课,而是从事教学科研、带工作室等工作。2013年时,他评上了正高级职称,当上了“教授”。 “正高级职称的评定,对参评者在工作业绩、课题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王晓荣说,除了评选要求更高,正高级职称的评选流程与之前职称的评定也有所差异。在正高级职称评定的最后环节,需要进行一轮答辩,参评者要根据评委老师抛出的问题进行阐述,如教学思想、参评理由等。 王晓荣坦言,评上正高级职称之后,工资有了一定的提高。王晓荣强调,更重要的是荣誉感更强了,“荣誉是和承担的责任相关的,获得更高的荣誉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压力,做更多的事。” 如今,王晓荣虽然不再担任教学工作,但工作量却没有减少,他在工会、教师工作室等有六七项工作,其中有一项就是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王晓荣是工作室的领衔人,自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带领来自泸州三区四县的历史老师一起学习,跟他们分享自己几十年来的工作经验。 “对我来说,休息与不休息没有明显区别。”王晓荣说,在工作之余,无论是周末还是寒暑假,他都会到办公室里面读书、写作,而他这样做完全基于他对工作的热爱,即使获得再高的荣誉,都需要脚踏实地做事。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老师进入教师岗位,对于新老师,王晓荣认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承担起教师的使命,干一行爱一行,要有奉献精神。 职业发展空间更大 有了新平台 在泸州市第一批7名评上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中,江阳职高的李代慧老师是唯一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李代慧今年已经53岁了,在教师的岗位上坚守了35年,他前10年从事普高教育工作,后来从事管理工作。如今,李代慧老师是江阳职高的党总支书记、校长,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仍坚持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授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对于碰上教师职称改革,李代慧说,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国家对全国1200万教育工作者的关心。而他能够有幸成为全省首批评上正高级职称的老师,感觉非常荣幸,这是对他工作的一种肯定。“参评者都是副高级教师中很优秀的老师,对参评者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李代慧说。 在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之前,副高级职称是中学教师的最高荣誉,而职称制度改革之后,职称已经“到头”的老师们又有了奔头。“评上正高级职称是一个新起点,从此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李代慧高兴地说。 记者 游容 阳霞 原标题:中小学教师职改试点早 泸州7老师待遇等同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