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技术集群式输出 打造中国新名片

来源:川南网 作者:未知 发表时间:2017-04-06 10:54
    一脸络腮胡子的哈鲁恩离开巴基斯坦,来到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交界处的一个生态智慧城市项目,找了一份楼宇建造的工作。他在一名中国师父的带领下,参与到这座海上绿洲的建设中,不仅领到了更多的工钱,还学到了中国技术。
 
    “投资进来的时候,带来的不仅是投资,还有技能、知识、高科技。”对于这个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享有知名度的碧桂园森林城市项目,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特区发展局行政长官拿督依斯梅尔·依布拉欣颇为认可。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以核电、高铁、建筑、交通等为代表的技术输出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一张新名片。观察人士表示,碧桂园森林城市所开创的国际产能合作新城模式,带动建筑、交通、智能、设计等多种技术集群式出海,在提升当地产业价值链的同时,让“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更多认同。
 

 
    碧桂园森林城市探索了技术集群式输出新路径——国际产能合作新城
 
    “一带一路”合作成果超预期
 
    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自2013年提出以来,备受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合作成果超出预期。
 
    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个,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仅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
 
    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将于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也是今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
 
    “‘一带一路’是一个发展的平台,它将国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的区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以贸易带动经济繁荣,而今天的“一带一路”依靠双向投资、双向贸易,通过基建、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技术走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央政府今年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央明确提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
 
    实际上,中国与世界在技术领域的对话已经由单向变为双向。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技术输入,而今天技术输出在我国已经变为常态,成为我国统筹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成为我国在全球化征程中的一张新名片。
 
    农业技术走出去,中国粮食香全球。“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拓展农业国际合作领域,支持开展多双边农业技术合作。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和产品已经遍布亚、非、美、欧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育种、植物保护、畜牧医药、农用机械等领域的61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走出去。
 
    更加显著的是核电和高铁技术的全球化。中广核近日与肯尼亚核电局签署了核电培训合作框架协议和保密协议,而此前的合作协议显示,中国核电技术将走进老牌核电强国——英国。而我国的高铁建设频频刷新世界纪录,“中国速度”在不断飞跃中创造的“中国标准”正在引领全球。
编辑:吾雨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