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李申学:把自己的小事业干成大家的“大事业”

来源:四川川南网 作者:王承伟 张婷 发表时间:2015-08-19 11:16
    川南网8月19日讯(王承伟  张婷)养鱼33载,担任村支书11年。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干坝村村支书李申学,把养鱼技艺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成立专合社带领村民增收致富。2015年,李申学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大麦发了黄,防病不能忘;喂要喂的出来,压要压得住货;鱼池清整消毒,磨刀不误砍柴工……”7月15日上午,李申学在江北镇干坝村11组村民王世彬家传授自己的“养鱼经”,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自创的顺口溜。     为了填饱肚 自小与鱼结缘     李申学自小就与鱼打交道。10岁时,李申学父亲去世,他和3岁的弟弟由母亲独自抚养。在需要劳动力挣工分分粮的贫困年代,家里没有顶梁柱,日子无疑过得十分困难。     在李申学记忆里,1972年大年三十那顿年夜饭仍记忆犹新。眼看过年了,大家都分了粮食和肉回家,但李申学家公分不多,没肉也没粮。看到母亲焦虑的样子,14岁的他计上心来,冒着严寒跳进刺骨的水田里打鱼。虽然李申学冻得浑身颤抖,但却换回了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吃鱼过年的幸福。自此,李申学与鱼结下了不解渊源。     李申学当兵转业回家后,遇上生产队里发包集体鱼塘。李申学第一个“吃螃蟹”,承包了鱼塘。一年后,养鱼收益便凸显出来,李申学获益近七百元。“承包10年期满后,自己挣到2万多元。”从那时起,李申学就敲定主意把养鱼当成自己的职业。

李申学在鱼塘边开心地抓起一条岩鲤

    6年攀岩“修炼” 终成养鱼能手     初尝甜头后,1992年李申学发动6名战友到相邻的况场镇承包方山村的两个水库,开始干起自己的“小事业”。     方山村水库共60余亩,位于方山山顶。山顶喂鱼没有休息的住所,没有堆放肥料的仓库,眼前只有杂草和鱼塘,李申学带头改善基础设施。“修鱼棚石头自己打,木头自己砍,然后自己抬上山,自己动手修房。”李申学和战友在两个水库旁边修了4个鱼棚,6人轮流换班在山上蹲守,其余人每天往返水库。从江北镇干坝村走到方山顶需要2个小时,为了节约时间,李申学每天都一路小跑。     山上喂鱼交通不便是李申学遇到的最大障碍。这意味着,所有的物资运送都只能依靠自己肩挑背扛。“每次鱼塘清整消毒需要挑石灰上山,每人每天都要挑500斤石灰,山上山下来回跑3趟。”而挑鱼苗、肥料上山更是家常便饭。李申学说:“手头没有资本,就只能利用自己充足的劳动力,幸亏那时年轻。”     养鱼难,卖鱼更难。山里路难走,没有商贩愿意上山买鱼,需要把鱼送下山。由于李申学没有家人做帮手,挑鱼下山会比战友们多付出两倍辛劳。山下鲜鱼每斤能卖到5、6元,利润十分可观。生意好的时候,李申学每天跑两趟,每趟挑200斤鱼,然后坐客车到江阳区的邻玉街道或者毗邻的纳溪区去售卖。     李申学算了一笔账,每年运送物资上山、挑鱼下山,一年少不了会挑5000斤。李申学和几名战友一道,在这条“天梯”上奔走了整整6年,肩膀也因此磨出了茧。     承包水库期满,李申学下山,他又立即承包了干坝村高院墙水库,尝试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开始涉足特种水产养殖。特种水产养殖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李申学成了当地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养鱼能手。

李申学在给鱼塘消毒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