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四川省非遗名单公示,泸州入选6项!(2)

来源:川南网 作者:百说 发表时间:2018-10-30 12:32

江门荤豆花传统制作技艺


    江门荤豆花的历史,可追溯到夜郎故国江门寨,因其美容美体最适合女性食用,故又称“女儿菜”。早在汉代,古人利用卤水做凝固剂的条件发明了豆腐,三国时期,豆花的制作技术被完全掌握。川滇黔边百姓在漫长的生活中,将豆花和常年食用的酸菜煮在一起招待客人,人称“一锅熟”,这便是荤豆花的雏形。明代文学家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三十年间多次往返江门品味豆花煮酸菜的美味。吴三桂反清称帝、途经江门,下令隔河祭拜九鼎山寺,其祭品中就有酸菜煮豆花。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瘦肉片被放入酸菜豆花中,其汤美味可口,其质有别于“素豆花”,故改名为“荤豆花”。这标志着荤豆花的制作工艺走向成熟。

    一代代豆花传人将荤豆花的制作工艺不断发扬,荤豆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手法:选豆、浸豆、磨浆、煮汁、冲花、炒酸菜、下原汤、煮料、调味。


    江门荤豆花看似细嫩,实则绵扎,且入口即化,绝无残渣,火候上讲求点到即止,加上江门山泉水、老坛泡酸菜、鲜菇的素味和土鸡汤、精肉、大骨汁的荤味,其荤素相容、汤质互生,淡浓交合,故而诸味纷呈,深受喜爱。

    与此发展的还有荤豆花的蘸水。俗话说,“吃豆花就是吃蘸水”。荤豆花的蘸水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油酥辣椒、糍粑辣椒等种类,生菜油、木姜油、香麻油等不同风味让豆花的口感更加丰富。

两河吊洞砂锅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杨涛 摄)

    砂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炊具,它以独有的特质盛行于中华大地几千年,宽汤文火正是其烹饪的特点。但由于砂锅制作工艺繁琐,利润微薄,导致市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即将成为消失的技艺,亟待保护与传承。

    在泸州市叙永县两河镇,依然保留着手工制作砂锅的传统技艺,而这一技艺一直由一户龚姓人家世代传承,这就是吊洞“龚砂锅”。


(杨涛 摄)

    吊洞“龚砂锅”祖籍湖北孝感。从明朝末年就在开始从事砂锅制作,延续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湖广填四川”的时候,龚家祖先带着烧锅技术和家眷来到叙永两河,这里喀斯特地貌下的溶洞内储藏的粘土是砂锅制作的优质原料,制砂技术也留在了两河吊洞。沿袭至今已有230余年。

    四百年守候,“龚砂锅”成了一个品牌;四百年传承,“龚砂锅”成了一种文化。从选材到制坯,从煅烧到出窑,75道手工工序,龚氏家族传承着龚砂锅的事业,一代又一代的积淀。


(杨涛 摄)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