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农田坝子里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忙碌在田间地头,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农田四周,高耸的喀斯特地貌山峦将这座场镇拥入怀中,白沙河从场镇中间蜿蜒而过,宛如世外桃源。
走进历史深处,追寻红色足迹。如今,双沙场镇上,依旧保存完好的红军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驻扎旧址、总司令部驻地旧址、双沙红军街等革命遗址,无不见证着红军长征在这里与百姓结下的鱼水深情,当年留下的感人事迹仍在坊间流传。
当年毛泽东在崔家祠堂亲手种植的香樟树已枝繁叶茂,长征精神鼓舞着双沙人民在顺利脱贫之后,又迈开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红色遗迹见证峥嵘岁月 ▲红军桥 场镇一侧的山坡上,当年红军用于侦察放哨的“红军洞”依旧可见;场镇上,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的住所保存完整;坝子中间,跨河红军桥原貌依稀可辨。 白沙会议后,毛泽东对红军的未来充满信心,亲手在崔家祠堂种下了一棵香樟树,当地百姓取名为“润芝香樟”,希望革命能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离开那天,毛泽东还特意嘱咐当地一名村民好好照顾这棵树。 这棵香樟树不仅见证了长征时期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双沙镇的风雨变迁,还见证了双沙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枝繁叶茂的香樟树已覆盖了崔家祠堂半个院落,静静守护着这处红色圣地。 脱贫攻坚成就“画里乡村” 走进双沙镇河屯村某玩具厂的“扶贫车间”。厂区陈列柜上,一件件精美的玩具样品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出自附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贫困村民之手。 据玩具厂负责人胡联琴介绍,畅兴玩具厂扶贫车间主要是操作缝纫机制作毛绒玩具,大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在2000-3000元。 “画里乡村”是古蔺县乡村旅游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更是红色文化滋养下双沙镇的形象招牌。凭借场镇平坝地形,每年3月,双沙镇上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花海中的“画里乡村”图案气势恢宏,吸引了大量周边游客前来观赏。近年来,双沙“菜花节”每年都带给双沙镇超过千万元的旅游收入。
厚重的红色文化、秀丽的自然资源,为双沙镇农旅结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双沙镇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双沙镇已把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高度融合,使乡村振兴呈现出勃勃生机,全镇面貌从街镇到农村已焕然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