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合江(六)人文荟萃:解锁城市文化密码——踏歌起舞,劳作之乐

来源:川南网 作者:《最合江》 发表时间:2024-08-30 09:47
   合江位于川、渝、黔交界处,巴蜀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衍生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如独具特色的福宝贯打唢呐、福宝高腔山歌、福宝石工号子、泸州傩戏等。合江作为千年古县,历史上又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传承了合江匠笔画、合江石雕等丰富的传统美术,可谓非遗的宝库。截至2023年,合江县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5项,其中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13项。
 

 
   说到合江非遗,绕不开福宝镇。福宝地处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融合了巴蜀文化、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而形成独特的山地文化,至今保留了许多非遗项目,被誉为“非遗之谷”。福宝有省级非遗高腔山歌、贯打唢呐、石工号子,市级非遗福宝豆腐干传统制作技艺、福宝酥饼传统制作技艺等。这里的高腔山歌、贯打唢呐、古版灯戏等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为“难得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宝”。

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
 
   2010年,四川音乐学院专家教授一行到福宝镇采风,认真聆听了当地原汁原味的古老山歌、民间小调、劳动号子,这种原生态的音乐让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甘绍成感觉非常震撼,“福宝山歌在全省、全国来说都是独树一帜的,它具有质朴的风格,高亢的曲调,很有地方特色。”同年,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福宝民间音乐研究基”地在福宝镇正式挂牌。
 
   高腔山歌源于先民的农耕、渔猎、伐木等劳动,其基本特色是“腔高嗓亮”。福宝地属山区,森林广袤,山高水曲,沟长谷深。唱山歌的山民、马帮等为适应在山水间传递歌声需要,每每提高腔调,使山歌高亢嘹亮,富有穿透力,并受歌声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感应现象的影响,形成了山歌高音区反复再现的独特旋律。
 

 
   唐宋时期福宝通黔盐道开通,促进了福宝山歌与川南和黔北山歌的融合。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的大批移民带来“湖广“民间歌谣,与福宝土生山歌的渗透和融合,丰富了高腔山歌的曲牌调式和表现内容,成为“福宝高腔山歌”的发展时期。清代后期,福宝地区“高腔山歌”由田间地头歌唱发展到搭台赛歌,各路歌师追求“腔高嗓亮”的同时,注重情绪表现和“边音”“假嗓”“嘘声”等演唱技巧的运用。
 
   “福宝高腔山歌”曲牌调式众多,具有丰富的音乐价值。因各山地的自然环境和山民、猎人、马帮、木客(伐木人)、渔夫活动内容的差异性,产生了《山乐魂》《谷王腔》《幺姑腔》《斑鸠腔》等不同的山歌曲调,可谓“山之声,水之音,物之韵,人之灵”。
 
   “福宝高腔山歌”有完整的歌俗、歌礼、歌规,例如赛歌开场腔多为《拜腔》,表示礼貌;赛歌结束,所有歌队在歌王的提腔下齐声唱和,表示团结,振奋人心,形成了系统的山歌文化,并生动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活、内心世界和地域风情,百姓喜闻乐见,适用于薅秧、插秧、薅草等劳动场合和各种庙会、庆典等文艺表演。
 
   福宝石工号子和高腔山歌一样是“劳动者之歌”,孕育于一代又一代的采石劳动者的心血,两者并称为“石魄之唱,山魂之歌”,以歌唱爱情、表现生活为核心主题,体现了劳动人民笑傲艰苦、乐观奋发的人文精神。
 

 
   福宝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石头成为人们建房、造屋、架桥、修路等劳动的重要对象,石工号子也就伴随石工劳动而生生不息。福宝石工号子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福宝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石工工程建设和社会变革紧密相关。
 
   东汉时期,福宝地区丧葬盛行崖墓形制。在开凿崖墓和打造石棺的劳动呼喊中,福宝先民创造了山地特色的石工号子,奠定了福宝石工号子体系的基础。历经明代福华山石渠建设、清代福宝古镇营造的石工过程,又发展了开石、撵石、拉石、抬石、夯石等不同石工环节的号子,并与“湖广”移民的石工号子逐步融合,丰富和完善了“福宝石工号子”体系。
 
   开石号子又称“开山号子”“大锤号子”,是石工用大锤打击安放在荒石凿槽中的铁楔开破荒石时的吼唱,唱词虚实结合,吼腔粗犷高亢,大有阳刚之气。除“开石号子”是独唱以外,其他号子都是一领众和,即一人领唱、众人和唱,酣畅淋漓,吼得山响。
 
   福宝石工号子的首要特征是适用功能与艺术表现相统一。石工号子在石工劳动中,具有凝神聚力、协调动作、激奋精神、鼓舞士气、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的实用功能。同时,它又是一种伴随劳动的音乐艺术,有内容丰富的歌词、完整的曲调、规范的歌唱方式和生动的表现力。
 
   鲁迅曾经把劳动号子的“杭育杭育”作为文学的起源,称之为“杭育杭育派”。作为劳动中产生的文学和音乐,福宝石工号子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唱词生动朴实,即兴唱词活泼风趣,虚词古朴,方言地道,乡土气息浓郁,在新时期依然可以发挥具有激奋精神、鼓舞士气的社会价值。
 
   在合江有一支“乡村摇滚乐队”,经常出现于婚丧嫁娶现场,那就是福宝贯打唢呐,于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什么是“贯打唢呐”?即将鼓、锣、钵、梆等打击乐器组成的打击乐曲“贯”进唢呐曲中,也就是以唢呐主奏、打击乐器伴奏,吹打结合,形成浑然一体、古朴美妙的器乐曲。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之为“民间古乐瑰宝”。
 
   福宝贯打唢呐发端于唐代,发展于宋元,完善于明清到清末民初。清康熙年间,大批“湖广”人相继迁居福宝,并建家庙以怀故土,产生了福宝场的“三宫八庙”,促进了福宝吹打乐与“湖广”鼓吹乐和道教佛教音乐的渗透融合,形成了丰富独特的贯打唢呐古乐文化。清末,福宝贯打唢呐演奏大师黄久江继承和编创福宝唢呐大小贯打,形成了2400多台(调)的博大贯打唢呐文化系统。
 
   福宝贯打唢呐的主角是“唢呐”,由油麦哨子、铜质吹管、木质音筒、竹编喇叭四部分组成:哨子用油麦杆经日蒸夜露制成,吹管为铜材上套牛骨削成的堵气片,音筒用枇把木或硬杂木以铁钎钻烙而成,喇叭以竹丝、牛皮纸加土漆、鸡蛋清裱糊而成,制作工艺原始又独特。此外,有丰富的打击乐器,包括脚盆鼓、板锣、钵、马锣组成的“四大件”,加担锣、铰子、竹节鼓、竹梆称“八大件”。
 
   “福宝贯打唢呐”的旋律、曲调、形式、风韵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个性,“绝招”是唢呐乐师在演奏中普遍使用的“隐形换气法”,用鼻子吸气吹奏唢呐,将一支长达几分钟的唢呐曲调一气呵成,中间不留换气印迹,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鼓吹乐,福宝贯打唢呐是福宝古镇历史遗存的民间风俗,是人们喜庆欢乐、排解忧伤的重要文化形态,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和艺术价值。
 
   福宝贯打唢呐、石工号子、高腔山歌等民间音乐,皆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承,保存较好,很少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与同化,具有良好的原生性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是中国民间音乐大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瑰宝。
 
   在合江还有一种古老的戏种,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那就是泸州傩戏。古代泸州因社火兴盛,戏曲相应繁荣,以至有“正二三月撵灯杆”之灯戏,“四五六月好下田”之秧苗戏,“七八九月收上坎”之会戏,“十冬腊月好庆坛”之傩戏,一年四季都有戏唱、都有戏看之景况。
 
   傩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在全国很多地方已经绝迹了,合江县白鹿镇保存了稀有、独特的“泸州傩戏”,因此被命名为“四川省傩戏文化艺术之乡”。“泸州傩戏”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脱胎出来,歌舞并重,说唱俱全,集祭祀仪式与戏剧演出于一体,具有多重文化艺术价值。
 

 
   白鹿镇还有一种传统曲艺叫“肉莲花”,在贵州又叫“莲花十八响”,起源于周朝巴人的巴渝舞,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蕴含着深厚的巴人文化,是白鹿、榕山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文化形式。
 
   为了放松身心,男性在紧张的劳动间隙中,唱起打“莲枪”的音律,模仿莲枪的表演动作,边唱边跳边用双手交叉拍打上身。因为光着上身表演,所以称之为“肉莲花”。经过历代传承人的发展完善,合江“肉莲花”不断完善,脚步灵活,唱词随意,唱腔与节律响亮而清脆,既可娱乐又可健身。
 
   “肉莲花”从最初的田间地头搬上了喜庆活动的舞台,也作为传统文化活动走进校园。


△摄影 枉纯洁

   在合江县的非遗中,还有一门古老的绘画艺术,那就是匠笔画。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合江大小两漕河地区发现有大量的民间绘画作品,出自非专业的民间画工之手(装颜匠),绘画内容丰富,色彩对比强烈,艺术风格外拙内巧,被美学大师王朝闻誉为“画中经典”。
 
   “合江匠笔画”绘画技法类似于中国传统工笔,用毛笔、自制的柳枝炭条与天然矿物质做成的颜料在熟宣纸、木板、牛皮、羊皮等材料上作画,画面以线条为主,造型生动,设色鲜明,突破了传统绘画的固定模式,带有浓厚的民间地方特色。
 
   “合江匠笔画”具有完整的礼仪、画规、图谱,分为“道场画”“功德画”“神图”“盘王图”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画均有图谱,是师徒历代相传的摹本,内容题材最多的就是神话传说,是四川地区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合江匠笔画”属于民间绘画体系,源于先民农耕、渔猎、伐木等劳动,再现了合江县甘雨、福宝等山区农民劳作场景,是合江先民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研究福宝高村摩崖石刻文化和汉代画像石棺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民俗艺术,也是一种民间信仰,表达了民众的审美取向和文化诉求,具有地区文化品牌开发的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中,合江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技艺,包括竹麻鞋编制技艺、尧坝棕编技艺、先滩传统纺织技艺、先滩传统印染技艺等等,凝聚了合江劳动民众的智慧与审美,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江众多古老的非遗项目在寻求当代表达,其中竹麻鞋已经成为网红电商产品。作为活态的民间艺术遗产,合江非遗正在实现创新性、创造性传承与发展。
 
共享文化盛宴     
 
   近年来,合江充分发掘文化资源,打造了一系列文化文艺节目和文旅融合民俗活动,如合江县荔枝文化旅游节、真龙柚丰收节、焦滩大端阳节、“万人赏月诵中秋”“农民新春大联欢”,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传统文化、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合江县神臂城镇都会举行大端阳节,四面八方的群众都会汇聚于此,现场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传统端阳节纪念形式,又有吼河闹、龙灯、牛灯、班打狮子、跳花船、秧歌等特色民俗表演,形式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据《合江县志》记载,焦滩乡大端阳节确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大旱三月有余,端阳前夕,天降大雨。为感谢上苍赐雨,群众商议在五月十五当日更为隆重地庆祝端午。焦滩乡大端阳这一节庆正式确立,延续至今,成为人们乞求上天、祭祀先民、喜庆欢乐、排解忧伤的重要仪式和民间习俗。


△摄影 李贵平
 
   在焦滩乡大端阳节衍生的众多特色民俗表演中,“吼河闹”独具特色,起源于旧时长江河上的端午龙舟赛,早先是岸上观众候赛娱乐和为赛龙舟造势热场的一种歌事民俗,后来演变成为一种以薅秧歌、山歌、童谣为主要特征的民歌形式。演唱时,几人赤裸上身,胳膊互相搭在肩上,围成圆圈,埋头歌唱。一人领腔,众人附和,一呼百应,震天动地,声势浩大,展示着先民顽强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当地河流文化和农耕文化特色。
 
   合江县拥有悠久的川剧文化,所属的“泸州河”川剧以高腔唱法见长,是四川省第一个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川剧剧种。上世纪80年代前,合江县川剧风头正盛,可谓“生旦净末丑,荡气回肠,演尽人世风情,昆高胡弹灯,金声玉震,唱遍城乡舞台”。此后,川剧市场遇冷,陷入了长久的停滞期。合江川剧团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县级川剧团。
 
   2018年,在四川省歌舞大剧院,以乌蒙山青瓦村为背景的脱贫攻坚故事——新编现代川剧《乌蒙山脊梁》在这里上演,通过张东海三代人的故事,表现当代新农村生活,用音乐、民俗和川剧的方式讴歌精准扶贫。
 
   《乌蒙山脊梁》入选四川省文联2018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四川省2018-2019年度重点关注剧目,还是四川省10部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中唯一一部扶贫题材川剧。这部原创川剧爆红的背后,离不开合江青年编剧张波几年精心打磨的剧本,也离不开合江县川剧团的韧劲和情怀。
 

 
   四川省川剧院创编室主任樊明君认为,川剧《乌蒙山脊梁》的艺术水准早已超越县级川剧团水平,“合江县川剧团正通过一个剧目盘活一个院团,带出一批人才,在传承发展川剧艺术的道路上,出人出戏守正的坚守值得点赞。”
 
   除了《乌蒙山脊梁》,近年来,合江县川剧团守正创新,出人出戏出精品:川剧小戏《连心桥》、大型抗疫题材现代川剧《医者仁心》(与四川省川剧院合排)、川剧《最后一场封箱戏》等原创好剧接连登台。其中,《最后一场封箱戏》讲述了一个关于对戏曲、对文化、对信仰坚守的故事。塑造以陈雯丽为首的一群基层戏剧人形象,紧紧围绕万年台是“拆”还是“留”,展现他们一生对川剧舞台的坚守,捍卫传统戏曲最后的尊严,引人思考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传统戏曲在现代农村社会发展中如何守住根脉,并且重新焕发生机。川剧《最后一场封箱戏》入选四川艺术基金2021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川剧小戏《连心桥》参加第八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荣得“优秀参演剧目奖”“优秀演员奖”和“优秀导演奖”。
 

 
   凭借着一台台好戏,合江川剧团找回丢失的观众,出人出戏出精品。通过实施川剧交流合作工程、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剧目创作扶持工作、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合江县创新开展尧坝戏剧活动周、戏曲三进等活动,川剧浪潮正重新涌动在这片热士,持续上演公共服务好戏。

   本文来源:《最合江》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