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说命篇》有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王武丁谈“作羹”,晋代成书的《华阳国志》也有夜郎王在竹王水(即今流经泸州境内的河流)发源地命人取水作“羹”。在川南一带家家都能用石臼将大米加水杵制米浆熬“羹羹儿”(泸州方言),却是世世代代传承着,成为“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的雏形。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年间,泸县衣锦乡蒋宗明在泸州小市,用三间房开起了“泸州米羹羹”生产作坊,后传经其子蒋愈中。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产作坊转让给米商吴世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何从之接手生产。1936年何汝彬子承父业。历经战事变迁、世事沧桑直至1956年何汝彬将米羹羹作坊与国家投资新成立的泸州市新生肥儿粉生产组合并,由陈雅南任厂长, “泸州米羹羹”才以“泸州肥儿粉”形成自己的名号。 从“泸州米羹羹”到 “泸州肥儿粉”的传统制作技艺,秉承师徒相传、口传心授、薪火相传、代代流传至今。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五谷为养”传统养生内涵的独特配方;二是原辅料的选材、取材对时间、地域的特殊要求;三是涵盖了民间饮食多种传统加工技艺,并附加了特定的内容,形成泸州肥儿粉的十三金言:“炒烧烤焖烘焙;磨蒸煮炙碾沙土”以及相应的原则和规定。 作为中国较早开发生产的婴儿辅助补充食品之一,凝聚泸州肥儿粉人60年精益探索,只为出品不可复制、营养精良的口粮。在同领域中拥有国宝级荣誉:“非遗”保护名录、国保配方、四川老字号——成就“泸州肥儿粉”的独特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