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盐都曾经盐商云集,盐商之多可谓成百上千,然而称得上“老四大盐商”的却寥寥无几。在“老四大盐商”中,其豪宅规模之大、设计之精美的就要数盐号胡元和的“胡慎怡堂”了。本月,盐都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久大盐业集团公司签下协议,决定共同打造“胡慎怡堂”,恢复其原貌,焕发昔日光彩。 一 豪华的“胡慎怡堂”,承载着胡元和世家的发家史。其实胡元和早在清朝中期就发家了,位居贡井“三条河”(即胡元和、肖志和、张三和)之首。 清嘉庆中叶,发家人胡元海从江西来到自流井,以开设“元和布店”起家盈利后与人合资经营盐业,再买下寨子岭下水田坡地,收租80担。其余坡地属河滩荒地,芦苇丛生。胡元海因地制宜破土凿井,见水火,一举成功。随后建柜房、住宅,胡氏家人便定居于此,顺风顺水,逐步上升为盐都的名门贵族。 胡元海在寨子岭下创立了“以井养井,独资经营”的发展策略,加之知人善用,家业蒸蒸日上。长子胡勉斋自幼随父习商,勤奋好学,继承父业后不仅扩大井灶,还兼营盐运业务,并扩大多种经营到外地,经营得力,获利倍增。于是大兴土木建豪宅,修公路。修威远至简阳的公路,获四川总督丁宝祯嘉奖。 胡勉斋死后,次子胡汝修主管家政,堂弟胡树良为助手。二人齐心协力,家业日上。胡汝修的独到之处是善于改善经营方式,改进生产技术,不仅改制凿井工具,而且还试制出优质巴盐,号称“怡子盐”,畅销湖南湖北。进而为“胡慎怡堂”规划出一套经营管理制度,致使胡元和富甲盐都,成为富荣盐场的盐商胡、王、李、颜“四大家族”之一。 胡汝修巨富之后,结识翰林编修赵熙,纳款捐官,大修豪华宅邸。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也兴办了一些善事,曾获四川赈灾总局赠予“惠济芸生”匾额。但胡氏后人以世资捐官,营造豪宅,挥金如土,“富不过三代”,胡氏家族矛盾日深,大有分崩离析、亏损衰败之势。 二 胡家的兴衰我们暂且不表,而来回顾一下“胡慎怡堂”的园林式豪宅。“胡慎怡堂”位于贡井寨子岭下面犀牛山东侧,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中叶,整个大院坐南向北,分为中区及两翼的东区和西区。中区是骨干,从大院外面沿阶而上是月台,月台正面是山门。这是“胡慎怡堂”旧居“崇安门”。大门外的牌坊式寝门石柱上有一副对联:“庐陵春到溪山秀,安定经移水竹香。”大门上还悬挂着“钦点翰林庶吉士”匾额。 进了山门是大坝,再上石阶是下厅,下厅门上挂“怡堂”匾额。而又经大坝上石阶才是大厅,大厅后面有大坝及堂屋。东区又美其名曰“灌区”,有厢房、花厅、客房不计其数,配套的柜房、戏楼、仓房、碾坊一应俱全。在围墙东南角开了一道小门,门额有“松山”二字,系梁启超所题。 在旧居的西区,经数十年修葺,于1905年又仿《红楼梦》之大观园修祭祖大院,规模十分宏大,庭院繁华棋布,景点层层叠叠;里边有两个水塘,谓之“白荷湖”和“红荷湖”。“白荷湖”上边有“报秋半岛”,半岛背后是“彦君阁”(晴泓馆)及长廊;“红荷湖”左边有“柳塘芳榭”(禄天书屋),红荷湖右边有“碧天曲径”(杀青诗林)。周边还有“大院门”、“祖祠大门”、“牌坊寝门”,以及“万香坪”、“画坊”、“水光山色楼”等等不一而足。楼下门联是:“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接着朱栏回扶,曲径通幽,花木扶苏,楼台亭阁、水榭云廊应有尽有,堪称盐都首屈一指的盐商豪宅。 “胡慎怡堂”扩建后,清翰林文化名人赵熙和富顺“竹林七子”之一的曾国光、王琯书等人给题书楹联数十副,流传至今只有八副。正山门两边的楹联就是赵熙亲笔撰书,上面写着:“一潭花事桃园记,满园书声栗里居。”赵熙在“白荷湖”的半岛背后的“彦君阁”也留下墨宝,写的是:“四序和神清洁,一堂水色天光。”在“崇安祠”门又写了:“白花朱萼,高山回溪。”“灌园下石坪”还写了陶渊明的诗句:“春秋多佳日,林园无俗情。”另有赵熙的《怡堂》诗云:“老去先愁路,终宵听雨声。寒灯彦君阁,归去旭阳城。水色蓬莱浅,秋堂蟋蟀鸣。青山为了义,白发算平生。”赵熙的楷书苍劲有力,功底深厚,也无处不展示着“胡慎怡堂”的诗情画意。 三 再说赵熙,早在光绪年间就与“胡慎怡堂”的胡汝修交往亲密。赵熙自从北京殿试回到荣县,不久,便把长女许配给了胡汝修的次子胡庸章。时年赵熙经常到“胡慎怡堂”参加文化活动,更成为胡氏家族的座上客。后来,赵熙一夜之间把川剧《活捉王魁》改写为《情探》,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 那日,赵熙在贡井南华宫看完川剧《活捉王魁》回到“胡慎怡堂”,遂与胡汝修及亲友们谈道:名旦演技虽好,但剧本有诸多不足。剧中把焦桂英扮成披头散发、带着纸钱的凶悍形象,一见王魁就逮,而王魁又作匍匐乞怜状。这既不能反映焦桂英的善良性格,也不能暴露王魁的丑恶面貌。如果把焦桂英写得更多情,就越能反衬出王魁的无义。《活捉王魁》把焦桂英具有复仇怒火的鬼魂形象塑造得比较粗糙,对忘恩负义的王魁形象的塑造更是一般化。于是,赵熙决意改写《活捉王魁》。 胡汝修听后赞许道:“甚好!这样甚好!经你这高手一改,一定会更加精彩。”赵熙改写的欲望倍增。是夜,赵熙在“胡慎怡堂”内欣然命笔,挑灯夜战。翌日,当鸡鸣敲窗、旭日扶棂时,一夜未眠的赵熙投笔于筒,神采奕奕地捧出厚厚的剧稿交给胡汝修。胡阅之,即刻被王魁上场时的唱词所吸引:“更阑静,夜色衰,明月如水侵楼台,透出了凄风一派……”胡情不自禁道:“妙!妙!实在是妙!”亲友们争先恐后传阅,盛赞赵老“文思之富”“依马之才”。当问及剧名时,赵熙说:“焦桂英发于情,探之而又止于情,为情而探,探中有情,就叫《情探》吧。” 数天后剧本交剧班挂曲牌,在“胡慎怡堂”首场演出,大获成功。民国七年,四川军阀熊克武为父亲祝寿,在成都专场公演《情探》,盛况空前。《情探》后来在自流井、重庆、上海等地演出,更是震动了戏剧界。专家学者纷纷给予极高评价,还收入了专业教材。连毛泽东主席对《情探》也极为赞赏,认为《情探》不愧是文词典雅的艺术精品。据胡氏继承人胡少权说,赵熙在完成《情探》剧本后,还出了多本有名的艺术作品,可见,“胡慎怡堂”也曾经是艺术精品的出生之地。 四 抗战期间,冯玉祥将军来自贡动员捐金,曾经率部游览“胡慎怡堂”。此外,从重庆前来“胡慎怡堂”陪同游览的军政要员还有:林森、吕超、刘纪文、范旭东、缪秋杰、侯德榜、张笃伦、江庸等,都是“胡慎怡堂”的座上客。 新中国成立后,由军管会责成三个干部去接管“胡慎怡堂”。其中一个干部叫沈惠,他说,当时在“胡慎怡堂”收集的书画古董堆了满满一屋,我把它们锁起来,以防遗失,遗憾的是后来还是不翼而飞。“胡慎怡堂”文化底蕴之丰厚可见一斑。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胡慎怡堂”多年作为贡井盐厂厂部,是办公重地。房舍曾经得到较好地保存。后来,由于企业改制,贡井盐厂划归久大集团公司,公司管理部门集中到自流井涵院,偌大的“胡慎怡堂”原址因此被闲置起来。院中的白荷湖最先被平为篮球场,不久又变为停车场;红荷湖被平为篮球场;报秋半岛及长廊被挖掉,修成了新式楼房。而古朴典雅的老式建筑由于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屋顶垮塌,横梁断落,房舍破损十分严重,业内人士及平民百姓都感到非常惋惜。 可喜的是,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胡慎怡堂”的命运有了转机。本月,盐都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久大盐业集团公司签下协议,决定共同打造“胡慎怡堂”,恢复其原貌,并增加运用功能。据悉已经开始了设计,随即将动工整修。盐都文化活动中心的涂总信心十足地对笔者表示:将把“胡慎怡堂”打造成盐商文化的展示厅、旅游观光的游乐园、老年文化活动的休闲地。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人们更相信“胡慎怡堂”即将迎来春光一片。 邱昌新/文 原标题:两单位将打造“胡慎怡堂” 恢复其原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