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宜宾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思政”谱新篇

川南网

川南网

2020-10-27

    立德树人是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问题,高校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促进各业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隐性育人作用,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核心工作之一,播电视学专业直接为新闻舆论工作培养后备人才,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是培养职业化的新闻传播工作者,更要着力实现在价值传递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和媒体人。

    宜宾学院文学与融媒体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挖掘凝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精选相关影像视频、人物传记、时事热点等教学资料,将国家的大政方针、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等巧妙而有效地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对学生的精神指引。



    承担《非遗》课程的杨娟老师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通过学习了解非遗项目、学习非遗传承人的敬岗爱业,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目的。她感言:“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尤其是年长的传承人,虽然没有接受过现代正规院校教育,却普遍具有一种朴素的职业责任感、神圣感,默默无闻第传承着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专业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充分认知,热爱,通过对专业知识和非遗技能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对民族文化的守护传承职业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牢固树立爱国之心。”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赵成娟说:“感觉特别有意思,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据了解,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利用学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近几年,该学院学生获得了61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守护非遗、传承非遗、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激情。


    2017年,宜宾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获批四川省第二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构建了校-政-媒协同的“1+N”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地方新闻传媒人才需求情况,在促进学生全媒体技能发展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部门、传媒行业深度互联合作、协同创新,培养政治素养坚定、具有“一专多能”(“1+N”)的全媒体业务技能(在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中,精通一种媒介技能,同时熟练掌握其他媒介技能),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创新型新闻传媒人才。

    近年来,该专业教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川南地区30余家地方媒体机构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共立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8项,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系列项目等10余项,以项目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成效逐渐凸显。在2019年四川省教育厅发布的《四川省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监测报告》中,广播电视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优势专业”,其招生录取情况、生源情况、教学资源、教学改革与教学成果、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效果、在校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就业情况等方面,均高于全省同专业平均值。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法。”该校广播电视学专业杜畅老师表示,全新的教学实践让她充分感受到了“课程思政”的魅力,“我们不是用德育取代专业教育,而是充分发挥课程德育功能,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样就能够引导我们准确地把握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才能培育出合乎时代要求的新闻传播人才。”

    文/图:周志凌

    周志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