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援彝干部赵建翰:带着妻子去援彝

来源:川南网 作者:冯岚 苟儒君 发表时间:2019-11-25 11:15
    越西县四甘普乡,两面是山,成昆铁路环绕山腰,平均每小时有3-4趟火车经过。合江援彝干部赵建翰乘车从越西县城到依莫洛村时,常常能看到呼啸而过的火车。对他和妻子来说,乡愁就是对面山上的那条铁路,目视着它走向故乡,汽笛声勾起的思乡情都随着滚滚车轮梦回故里。带着妻子来到这里一年多,虽然夫妻俩都想家,但是为了脱贫大计,他从不后悔坚定远行。

    赵建翰在越西县有两个“家”,一个在四甘普乡依莫洛村,一个在县城。因为被选派到村任综合工作队队员,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他在那儿有一间宿舍。另一个家在越西县,他和妻子与另外三个工作队队员合租了一个套房,每个周,他都会抽空下去一趟,和妻子见一面。两个家,一个意味着工作,一个意味着责任,这一年多时间,赵建翰和李桦玉都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但小两口见面的时间依然聚少离多。

    跟着赵建翰来援彝,是妻子李桦玉得知丈夫将被选派到越西县的消息不久后作出的决定,当时两人才新婚。

    看着赵建翰坚定的眼神,她不禁开始担忧,那里的环境怎么样?他去能适应吗?久久思索,李桦玉决定,跟着丈夫一起去。

    从合江出发乘汽车到泸州,再转到峨眉坐火车到尔觉,再转乘面包车到越西。十多个小时的车程,从没有听过的地名,赵建翰和李桦玉来到了这个对他们来说全然陌生的地方。租房后把妻子安顿在县城,赵建翰匆匆赶往村里。李桦玉说,来到这里,就已经做好了当好贤内助,和赵建翰一起吃苦的准备。

    一去越西要三年,在来之前李桦玉就辞去了工作,现在她在越西县城一个私立幼儿园当老师。得知笔者要去村里采访,她提出和笔者同行。因为来这里一年多了,尽管知道丈夫在村里负责扶贫和控辍保学工作,但赵建翰不想让她看到自己工作的艰苦,每次她提出来想去看看的时候,赵建翰都不同意,这还是她第一次到村里。

    今天村上有控辍保学工作检查,李桦玉到村里的时候,赵建翰还在忙,一直到中午一点才一起吃了顿饭,饭碗刚放下,就又拿着笔记本匆匆走了出去。

    赵建翰说:“就算她来了,我也没有很多时间陪她,而且村里路不好走,她看到我这个样子,可能她会心疼,心酸,我也更难受。”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而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这块教育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接手依莫洛村控辍保学工作以来,赵建翰的大部分时间就花在了挨家挨户走访上,他告诉笔者,国家在贫困地区的教育政策,让这些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接受教育,拥有梦想,实现最好的人生,他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确保教育扶贫路上,依莫洛村的孩子们,一个都不落下。

    又走了几户贫困户了解孩子的读书情况,赵建翰做好记录回到了村里,这时候,小两口才有了独处时间。李桦玉帮着收拾起了宿舍,一边收拾一边叮嘱丈夫,更多的关怀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只能化作手下麻利的动作。

    帮着整理完宿舍,李桦玉准备下山,明天一早要给孩子们上课,她要尽早回去备课。来到越西,也并不意味着和赵建翰能有更多时间相处,李桦玉说,她不过来,丈夫就总有一份牵挂在合江,在这里两人虽然也隔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可是每个周都能见面,夫妻俩能有照应,赵建翰就能够全心全意在村上开展工作。对赵建翰而言,陌生的环境,妻子最开始很难适应,他也无法陪在身边,心中很愧疚。

    为了尽快熟悉环境,在周末,赵建翰会带着妻子走出去一起领略凉山美景,也会把在工作中的趣事和对方分享,从最初离开家乡,离开亲人们的不习惯到逐渐熟悉这边的风土人情,赵建翰和李桦玉的乡愁逐渐化作他们的动力,工作的苦与乐,欢笑和泪水都流淌在大凉山广袤的土地上。

    送别妻子,赵建翰打算接着入户走访。他告诉我们,虽然他们都在越西,但更多的时候,妻子在县城给孩子们上课,他在山上忙着村上的工作,两个人都是各忙各的,但心却紧紧相依,而从合江到越西,他们也从不后悔坚定远行。

    文:冯岚 苟儒君 杜明珉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