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帮扶合力攻坚 泸州1019名驻村干部驻守脱贫前线

来源:泸州市扶贫开发局 作者:曾念 发表时间:2021-01-21 10:40
   近日,泸州市政协派驻叙永县叙永镇百花村第一书记罗冠南入户了解村民近况,脱贫户马华英热情招呼,端上热茶。在市、县政协的帮扶下,百花村走上致富路,马华英断了外出务工的念头,在家专心养殖生猪,成功脱贫。

   马华英是泸州市定点扶贫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的缩影。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通过旅游扶贫,发展越来越好。受访者供图

   泸州市一度有乌蒙山片区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1个、贫困村324个。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泸州市324个贫困村选派3至5人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派出含第一书记在内的1019名驻村干部定点帮扶。

   如今,全市3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2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合江、叙永、古蔺三个贫困县成功“摘帽”。


古蔺永乐,脱贫攻坚交出完美“答卷”

一呼千应
1019名驻村干部“驻心”扶贫

   2015年初,泸州市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组织部等14个单位为成员的“五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市直机关工委具体负责部门联系帮扶贫困村工作,督促指导帮扶单位开展联系贫困村帮扶工作。

   173名县级以上联系领导、441个帮扶部门勇担贫困村定点扶贫重任,1019名驻村干部全员下沉一线,蹲点解群众贫困难题。

   324个贫困村“一村一队”,均有第一书记、组长和农技员,至少有一名县级以上联系领导和至少一个帮扶单位,确保贫困村稳定脱贫。

   同时,泸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市直部门(单位)帮扶贫困村工作职责的通知》,明确帮扶部门(单位)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并督促落实。每年组织帮扶部门开展半年和年终自查检查工作,让扶贫工作落实落细。在全省率先建立《脱贫攻坚容错纠错办法(试行)》,激励干部在政策之内放心干、放手干、放胆干,在政策之外探索干、改革干、创新干。

   “每年初,市政协要专题研究制定帮扶百花村的工作计划,细化帮扶措施;每季度领导班子成员要组织到村上调研,实地查看帮扶成效,并对百花村的产业发展、项目工程、群众生产生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问题、想办法,着力解决村上的发展困难。”罗冠南是市政协下派到百花村的第二任第一书记,这几年,他亲眼见证了当地的发展变化。

   “刚开始到百花村,村民对帮扶干部不理不睬,认为都是‘走过场’。如今见到了帮扶实效,他们看见我们主动打招呼。”罗冠南说,驻村既要“驻身”又要“驻心”,扎实为他们办好事、解难事、去愁事。群众态度的转变,是对驻村干部工作的最大肯定。

真抓实干
39.9万贫困人口全员脱贫

   百花村最低海拔200余米,最高海拔超过1200米,常年平均气温16.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58.26%。该村利用山高林密坡陡的实际,积极推广庭院式种养业发展。

   罗冠南说,海拔较低的地方,探索发展丑菜种植;中等海拔地区则与市政协委员企业——泸州益康富硒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百花村林多的特点发展林下乌鸡养殖,鼓励贫困群众进行生猪养殖;海拔超过1000米的地方则发展黑山羊养殖。“村上的贫困户基本养了2至3头猪。”马华英真实享受了百花村产业发展红利。2016年,她在帮扶责任人的建议下,购买5头母猪喂养,一年能产近30头小猪仔。挣钱后,马华英在公路边修起新房,一家人住着两层100多平方米的小楼房,不愁吃穿。


叙永百花村电商为脱贫插上“翅膀”

   产业要发展,出行难、吃水难等问题也要破解。市、县政协积极争取资金,实施公路硬化项目5个,新增硬化公路19.6公里“,两横四纵”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建集中供水站1个,减压池9口,铺设入户水管40公里,安装智能水表320个,全村2000余人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完善村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农民夜校等,村级阵地功能全面加强;新建教学楼一栋、操场一个,有效解决全村学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实施日间照料中心项目,解决留守老人、儿童照管问题……

   2014年,百花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431人,贫困发生率达21.15%。通过帮扶单位的大帮扶、大扶贫,2020年9月,该村最后一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特色扶贫
助力农民增收

   每周星期四、五是古蔺县黄荆镇田坝村脱贫户郭思军最忙的时候。星期四晚上,他回收好村民种植的农产品后,星期五一早要送货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周末市场”销售。

   田坝村由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定点帮扶。在各帮扶单位的支持下,该村建成250亩莲藕脱贫产业园、田坝村猴头菇菌袋厂。2020年建成60亩高山蔬菜基地,采取“学校教职工自愿购买+工会购买+食堂兜底”模式,依托帮扶单位开拓“周末市场”销售农副产品,通过消费扶贫带动全村发展,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左右。

   田坝村许多村民种了蔬菜。2017年,郭思军外出务工回乡后,主动当起代销村民蔬菜的“搬运工”,每周往市内运送,最多一次可送1吨多,每月有3000元左右收入。

   扶贫还需“扶智”。田坝村帮扶单位通过教育扶贫,积极协调社会力量设立“爱心奖学金”,每年拿出资金褒奖考上初中、高中、大学的优秀学子。近三年,累计发放奖学金7万余元,122名田坝村优秀学生获得奖励。

   “‘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20年,村里出了第一个研究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驻田坝村工作队队员刘艳平最大的感受是,村民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希望下一代用知识改变命运。


   2018年11月,田坝村如期退出贫困村序列。

   与田坝村不同,由省检察院、市委办、市烟草公司、古蔺县环保局定点帮扶的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在2016年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之初,就规划了旅游扶贫之路。

   帮扶干部王旭说,富民村紧邻古蔺黄荆老林与大黑洞景区,区位优势明显。经过各帮扶单位与村干部商讨,该村规划了菊花、玫瑰花等观光产业,立足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长廊。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富民村脱贫户刘开养起生猪和蜜蜂,既能通过帮扶单位外销,也能在旅游旺季销售。他盘算着2021年多养几头猪,存够钱后就翻新住房。

   “村里发展越来越好,这几年吸引了百余人回乡就业创业。”富民村党支部书记邵中扬说,该村新开的农家乐大大小小有近20家。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泸州市扶贫开发局” 作者:曾念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