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怀疑自己得了癌症,泸州72岁的李大爷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没想到,为自己诊断的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黄昌仁最后竟只给开了一瓶19.7元的药。
看着价格,李大爷“嫌弃”太便宜,不禁吐槽“那么严重的病,是不是太随意?”
这让黄昌仁哭笑不得,他说,李大爷的表现症状是典型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时一般会先采用正规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才会考虑为患者进行手术。
4月28日早上,黄昌仁接诊了一位患者,这位70多岁的大爷,一见到黄教授就慌慌张张表述自己可能“得癌症了”。黄教授让老人家不要着急,慢慢说。老人才表述道自己牙疼了半年多,走了许多医院、看了许多医生、吃了许多药都不见好。
“洗脸痛,说话痛,吃饭痛,拔了颗牙齿还是痛,多半是牙癌了。”老人神情痛苦地讲述着,并向医生展示自己在其他医院打过的CT、核磁报告。
黄昌仁注意到,这些检查报告显示,大爷没有任何异样,而观察大爷脸色憔悴,因牙疼的左脸几乎脱了一层皮,结合大爷自己的描述,他诊断大爷应该是三叉神经痛。
“我没听说过牙癌,只听说过三叉神经痛。你可能就是!”黄昌仁向大爷答复道,听了医生这句话,大爷悬着的心可算放下来了。
黄昌仁安慰大爷,情况不算严重,先吃点药看看。没想到听到药物的价格,大爷又紧张了起来。
“大爷,我给您开了一种便宜的药,19.7元1瓶,吃一个月。”黄昌仁为大爷介绍用药和用量时,大爷忍不住嫌弃道“那么便宜?有效吗?”紧随着“嫌弃”的,是大爷对黄昌仁的质疑,在大爷看来,自己可能是癌症的症状,医生竟然如此“敷衍”地开一瓶药,甚至没有任何检查,他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医生。
黄昌仁不得不向大爷再三解释,先吃药看效果,如果能控制病情,继续吃药,如果吃药没有效果,才会再考虑手术,“牙癌都能治,真是神药。”大爷嘀咕着,将信将疑地走出了诊疗室。
当天中午,黄昌仁把这段医患对话在自己朋友圈记录下来,看到这段对话,有网友称这段对话“好笑又暖心”,在祝福大爷能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时,也为医生点赞。
事实上,作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部副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黄昌仁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已经有30年的时间。黄昌仁说,类似李大爷在就诊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其实并非个例。
黄昌仁说,作为专业医生,他们在诊治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开出不同的药物。
“并不是说药物越贵越好,也不是说药物便宜就没效果;也不会说患者觉得情况严重,挂号就诊了,医生就一定要给患者做全方位的检查。”
文:徐庆 黄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