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战线上的“牛”人 15年书写初心答卷

来源:川南网 作者:邓璐 杜明珉 发表时间:2021-07-06 09:30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明确了方向,就得义无反顾向前冲。”这陈佶的口头禅,也是他的信念。

   陈佶是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九支镇纪委委员,15年来他坚守初心,始终扎根最基层,情系老百姓,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书写初心答卷。


 
   爱岗敬业,做新时代的“拓荒牛”

   “只要真心为群众,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由于乡镇纪检监察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身患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陈佶,常常都要下乡调查取证,一去就是一整天。

   2015年7月,因为案情需要,陈佶和办公室的小张一同赶赴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调查取证。到达大同时,已是午后2点,室外温度高达38度,还没来得及吃午饭的他们便带着干粮,顶着烈日,跋山涉水寻找证人。由于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只能一边打听一边走,兜兜转转一个多小时后,陈佶突然晕倒在地。同行的小张看到陈佶可能中了暑,便劝说他返程去村医疗站检查。陈佶却说道:“今天我们有任务在身,既然来都来了,就一定要拿个结果回去。”在原地休息了好一会儿后,一咬牙,他们又踏上了行程。

   经过2个多小时的寻访,他们终于走到目的地,见到了取证对象:一位60多岁的农村妇人。出于戒备心,刚开始对方很不理解陈佶的来意,交谈间支支吾吾,不愿透露一丝讯息。眼见打不开僵局,陈佶便转移了话题,和她闲聊起了家常。慢慢的,对方解开了心结,说出了自己知道的实情。

   “辛苦没有白费,这件事情终于水落石出了。”满头大汗的陈佶欣慰地说道。随即赶回九支镇。顾不上吃饭,陈佶一下车便回到办公室,在电脑前加起了班。56岁的陈佶不会打字,只能用手写板一个字一个字的写着调查报告。深夜11点,整栋办公楼唯有陈佶的办公室灯还依然亮着。


 
   忠诚担当,做新时代的“老黄牛”

   “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百姓争的不是输赢,而是一个公道。”陈佶深知,如果不掌握专业知识,很难胜任这个岗位。虽然临近退休,但是他每天都会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学习党纪法规,查资料、作笔记,认认真真做“功课”。近五年来,他撰写的讲稿和调研文章达20余篇,为党员干部们上廉政党课10余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陈佶始终心系百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020年9月4日上午,镇纪委接到群众反映两河村原村干部廖某违规集资9.8万元的问题。为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陈佶中午都没休息,随即下村入户开展调查工作。

   原来这座里桥很窄,加之河溪水流较大,12社大部分群众都在河对岸居住,交通极其不便,急需新建里桥。里桥是12社的社员们上街赶集的唯一“出路”,也是今后发展的唯一希望。

   2017年,廖某时任12社社长的时候,由于群众呼声强烈,廖某组织群众召开了群众大会,集体决议筹资修建里桥。截止2018年4月,共收到71户群众筹资款共计9.8万元。由于金额较大,农业社又无银行账户,廖某只好将这笔钱存到了自己的邮政银行账户上。

   “时隔2年,这里桥没有修建,我们出资的钱到哪里去了?”12社的社员们议论纷纷。

   陈佶找到部分群众和廖某本人核实后得知,群众筹资了9.8万元,但里桥尚未修建,钱却存入了廖某账户。廖某未动用资金,也未向群众公开账务。

   随后,陈佶与廖某一起对集资款项进行了逐笔逐户清理,村社干部召开了12社群众大会,公开了账目,广泛征求了群众是否退还筹资款的意见,部分群众要求退款,但廖某未把钱退还群众。

   今年5月18日,陈佶得知廖某刚从泸州医学院做完手术回来,便和办公室小彭一起亲自去他家里看望,并给廖某做思想工作。

   “我们知道你是好心为群众办事,但是这9.8万元钱修桥根本不够,况且修桥的项目暂未落实,里桥暂时建不起来,而且这钱是群众的血汗钱啊,是来之不易的,最好退还群众或交给村上保管才最稳妥......”陈佶苦口婆心的劝说。没隔几天,廖某便把9.8万元本金和利息主动上交村委会入账,避免了给群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保护了群众的利益,也给廖某减轻了思想包袱和精神压力。


 
   无私奉献,做新时代的“孺子牛”

   “扶贫先扶志”是陈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九支镇羊蹄村村民尹达华是陈佶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他们一家3口人居住在羊蹄村6组的半山腰上,每次下车后都得徒步半个小时。尹达华自己身患多种疾病,妻子也患有糖尿病,儿子尹泽荣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也不愿意外出务工,一直待业在家,一家人只能靠一亩三分地维系生计。

   了解其家庭情况后,陈佶隔三差五便会去尹达华家里,与他们一家人唠家常。他语重心长地对尹泽荣说:“虽然现在扶贫政策好,但是不能光靠政府的扶持,你才30多岁,自己也要努力才能过上好日子呀!”。

   经过三番五次的思想交流和就业指导,尹泽荣听从了陈佶的建议,最终选择了外出务工。后来经陈佶介绍,尹泽荣到成都郫县的一家建筑企业上班,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尹达华夫妻感激涕零,说陈佶帮了一个大忙,是他们的大恩人。

   “比熟人还熟,比亲人还亲,听见说话声音就知道是他。”每个月,陈佶都会自己出钱买肉、买菜在农户家中搭伙,召集贫困户开会,给他们讲政策、讲技术,把党的政策、温暖、爱民传递给老百姓。正是这样的暖人心、聚民心,办好事、办实事的举动,让陈佶成为了群众真心点赞的贴心人。


 
   “现在我也是有证的人了,去群众家里也方便了。”今年5月,56岁的陈佶拿到了电动车驾驶证。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才是永恒的。珍惜工作,爱岗敬业,人生才会不虚度。”这既是陈佶的人生感悟,也是他的座右铭。正是因为在妥善处理群众的诉求、完成基层纪检工作的琐碎事情中,陈佶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心思,他才在基层群众中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树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文/图:邓璐 杜明珉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