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溪区白节镇大山深处的七里溪上,静卧着一座龙桥,它宛如一位隐逸于竹林中的老者,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这座桥,便是太平桥。
图为白节镇太平桥。(纳溪区志办供图) 太平桥原位于下游约一公里处的凌家大院门口(皇观村四社23号)。那时,无数往来归家闲步的行人从桥上经过,无数天真活泼的孩子在桥下的溪水中留下欢声笑语。“水从白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那桥,随着一代代人的长大而悄然老去,也随着岁月的流转而渐渐苍凉。2018年9月,乡村建设的步伐打破了它的宁静,太平桥被整体移至上游一公里处,与上游的永定桥并肩而立。它犹如一位迁徙的旅人,满载着它的故事,又开启了新的旅程。 图为白节镇太平桥。(纳溪区志办供图) 这桥是四墩石平龙桥。没有建桥石碑等文字记录,建桥时间无从考证,但从桥上那充满古韵的八仙图案推测,它可能建于明代。龙桥是我国桥梁建筑的瑰宝。据调查统计,泸州境内现存龙桥302座,纳溪仅存22座。在这为数不多的珍宝里,无论是石料的加工与运输、桥梁的结构与设计,还是桥栏桥墩的雕刻工艺,太平桥都是熠熠生辉的一颗。 太平桥桥长13.6米,宽1.4米,桥板厚0.6米,墩高1.8米。桥面由两块并排的巨石构成,厚度达62厘米。站在长长的、厚厚的石板上,我禁不住追寻着古人的智慧和高超技艺,也忍不住惊叹:在那遥远的过去,在这荒山之中,没有先进的技术,如此沉重的石头,究竟是如何被运输并搭建起来的呢? 图为白节镇太平桥。(纳溪区志办供图) 桥墩之上,两条龙盘踞其间。它们是这座桥的灵魂,一条长3.5米,一条长3.7米,各自展现出独特的姿态。那肚腹稍大的龙,巨口轻启,龙珠吐露,龙尾弯弯向上,仿佛在迎风轻舞。而另一条龙,虽口无龙珠,但小腹精悍,龙尾摇曳呈S形,显得特别威风凛凛。它们龙目如灯、明亮闪耀,高昂的龙头似乎要冲破云霄,那扬须奋发、昂首冲天的气势,尽显威武霸气。它们的眉、须、髯、角,细节之处各有千秋,各有独特的灵魂与魅力。 桥中间静卧着一只可爱的蟾蜍,背上的浮雕是岁月的印记。它小巧玲珑、憨态可掬,与巨龙相伴,恰似一家三口,构成了一幅温馨又壮观的景象。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与匠心的体现,令人赞叹不已。 图为白节镇太平桥。(纳溪区志办供图) 此桥虽不长,却蕴藏着时光的精妙。在迎水桥板侧面,有四组伴着长蛇的兵器浮雕。它们如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又似岁月的守护者,从西到东、故事绵延:桥边至龙头,长斧与长锤相交,铁箍锁住锋芒;龙头至蟾蜍,短枪与长匕交织,铁箍见证相遇;蟾蜍至另一龙头,长柄刀和锏相触,中间铁箍似有千言万语;龙头再到桥边,带鞘之剑与弧形短板相交,无箍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太平桥上这四组浮雕,在纳溪龙桥群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再看那蟾蜍,与龙头并列于桥墩之上。传说,它本是谪仙,因在蟠桃会上邂逅鹅仙女,情丝萌动,而惹来大祸。王母怒而掷下月精盆,化作金光入其体,令其历经磨难后还宝归仙班,还令雷神监督。蟾蜍的命运跌宕起伏,但在民间,蟾蜍虽丑,却是幸福的象征。从殷商青铜器的纹饰到东汉地动仪的守候,再到魏晋的图腾和金饰,它都被视为神物,具有辟邪之能。在太平桥上,它也承载着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护佑着大桥的平安。 图为白节镇太平桥。(纳溪区志办供图) 时序已入深秋,浓郁的生机扑面而来。漫步太平桥,环顾四周,植被郁郁葱葱,世界仿佛都浸在青绿的山水里,让人忍不住深深地呼吸,让甜润的空气充盈心肺,让古老而淳朴的乡间情趣包裹身心。信步桥上,脚下是软软的苔藓,如同踩着岁月的绒毯。桥下溪水淙淙,似乎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岁月悠悠,龙桥与蟾蜍的故事在风中传唱。 滴水岩上,流水依然“滴答”作响,犹如山间清脆的音符,又犹如久违的遥远的呼唤,应和着那些藏匿林间的鸟儿啼啭,在山谷里回荡,在记忆深处回响。 注:部分叙述(桥板侧面的四幅浮雕及蟾蜍的故事)参考了《纳溪文史资料选辑》。
本文来源: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