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行走音乐教育之路

来源:四川川南网 作者:韩敏 发表时间:2016-06-02 15:50

    让你在远离每天的环境和人物之外,舒缓心情,放任自己。行走,也让我们在教育之外,认识自己,认识教育——你永远不知道前方有什么样的风景在等待着你,风景不断变幻,心情也随之而变换,你会对所谓的人生、名利、事业等等有不同的思考。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最初的旅行,也是从快捷方便、舒适安全开始的,如常规的东部游或城市游。但我慢慢发现,要想看到美景,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音乐, 

    行走途中,许多无法用语言和其他方式表达的点点滴滴,最后都化作了歌声:“天边飞来一朵七色的云彩/云朵下有座古老的村寨/雪山圣水养育着/ 养育着格桑花……”歌声让我回到了那一年的金秋十月,我们来到川西北高原美丽而古老的萝卜寨。它座落在汶川雁门关,是古羌王的遗都,几千年的羌族历史在寨子里呈现。在那里,我看到了岷江大峡谷,看到了七色的云彩,和云朵下的村寨,对当地的历史、音乐文化、风土人情有了深层次、多方位的了解,我和新疆著名画家、词作家王伟中合作了一系列各种风格和题材的歌曲,其中歌颂教师的《墨伤》,获得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市二等奖,《思念飘向沧海桑田》在“2012中国杯原创歌曲大赛”中获银奖。难忘阿尔山的夜晚,和盆友们高唱“酒喝干,再斟满”,由此有了《阿尔山之恋》;在阿里圣湖玛旁雍措湖畔的山口,我们带着虔诚向神山圣湖敬献哈达,幸福之情油然而生,回来后,和词作家孙超合作,我写下了《幸福的哈达》;在雪域高原,感动于藏族同胞朝圣时执着和坚韧的脚步,《朝圣的脚步》由此诞生;多次藏地之行的感受和摸索,帮助我掌握了藏族特有的振谷唱法的基本方法,当我在课堂上,再次和学生们讲到藏歌,范唱《青藏高原》、《天路》等歌曲,让孩子们对藏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也收获了孩子们更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在不断的行走中,我走向了2015年中国音乐教育大会的讲台,在全国第一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上为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400余名教师作专题演讲,也收获了全市第六届优秀青年、首届十大女杰提名奖、首届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入选市政府外派教师储备库、市妇联女性人才库,《四川工人日报》、《泸州晚报》等曾刊载对我的人物专访;市电视台为我拍摄了《音乐向左讲堂向右》的人物专题片,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以“拓展音乐视野,提高审美素养”为题报道了我的校本教材《江阳放歌》和《好声音密码》的开发以及实施情况,撰写的论文《审美与立美》获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学论文比赛全国一等奖,教学 设计《四川民歌赏析》获全国教案设计大赛一等奖,论文《音乐课程标准与教育人性化》获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科学论文报告会”四川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创作歌曲《思念飘向沧海桑田》在“2012.中国杯”第三届全国优秀词曲展演赛中获作曲银奖, 《梦中的天堂》全国第五届优秀校园歌曲选拔活动中获词、曲一等奖,《报答》获四川省教育厅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歌曲创作一等奖,另有几十余首创作歌曲在《广播歌选》等音乐核心刊物发表、获奖。
 


    多次担任优质课竞赛、声乐、钢琴、合唱、群众歌咏比赛、教师资格证考核评委,编排的大合唱《在灿烂阳光下》获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四川省一等奖,指导学生乌宏强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哈六药杯”青歌赛、武警总部“推新人、推新作”大赛中获奖,学生张漫妮、鞠妮丽在“中新国际声乐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张漫妮在2016年考取了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还将在2016年8月赴奥地利参加ISA维也纳暑期大师班。指导学生多人次在历届省、市优秀艺术人才大赛比赛中获得省、市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多名学生获高考钢琴、声乐特长测试15分的加分。历年来,指导多名学生以第一、第三名、第七、第十二等优异的专业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声乐和钢琴比赛中获奖,为艺术院校和文工团培养了多名优秀人才。用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开展艺术教育的新芳菲。


    习惯了行走远方,是不是熟悉的地方就没有风景了呢?我也多次到当地区县采风,收集本地民歌,并编著出版了泸州第一本有正式刊号的校本教材《江阳放歌》(2014年12月获得四川省校园成果建设一等奖),把泸州的酒歌、纳溪的山歌、古蔺的花灯等本土音乐文化和自己的原创歌曲融于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既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引导学生更加了解家乡,更加热爱家乡,热爱本土音乐和本土文化。 

    行走,不只在现实中,也在网络里。我时常在音乐基地网站行走,结交到不少的原创音乐人。与词作者卜庆振老师聊起我的区县采风,产生了思想的火花碰撞,我们创作了《雨醉风香》、《风过荷塘》、《生命中的那坛酒》、《一朵油纸伞》等一系列歌颂家乡的原创歌曲。2015年,我们从中精选了10首歌曲,出版发行了EP专辑《像清风一样爱你》,其中的《等你》等歌曲在网络上有了近30万的点击率。《墨伤》、《像清风一样爱你》、《江布拉克七月的雨》等歌曲在全国ktv点歌系统也有了很高的点唱率。 

    我和卜庆振老师不只是音乐上的合作伙伴,还是教育上的同仁。我们共同开发的跨地域、跨学科、跨学段的校本课程《中国好声音密码》,通过《中国好声音》等节目片段导入,为学生解读流行歌曲中的音乐或文学元素,并通过自己的原创歌曲讲解原则、方法、过程,拓展延伸学生欣赏和创作、演唱的能力。2016年3月9日,该课程被《中国教师报》刊登,该课程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讨论。《中国教师报》“课改研究周刊”主编郭瑞强调了“同频创课”这一概念,他期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够像我和卜庆振一样,主动寻找一种相互支撑、合作共创的研究方式,并且当作乐趣和追求,使自我领导力催生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该课程也在2016年5月获得全国第三届“真爱梦想杯”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 



    在这次讨论的基础上,我和卜庆振老师继续拓展网络上的“教育行走”,创建了“长歌行同频创课组”。“长”者,特长也,“歌”者,情趣也,“行”者,行动也。我们的创课组立足于跨区域、跨校际、跨学科的状态,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并立意于构建有情趣的课改,有情趣的课堂,有情趣的学习,同时,我们侧重于行动研究,既研究校本课程的创设,也研究教学内容的整合,更研究具体的某一课时、某一知识点——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成员共同探讨,共同行动,我们期望能够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回想这些年的经历,我深切感觉到,行走是病,远方是药。在行走中,我不断发现比远方更远的地方,不断走宽自己的教育世界,不断邂逅更美好的教育!

    本文作者系泸州老窖天府中学高级教师韩敏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