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陶(1764-1814),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和书画家。张船山是元明清三代四川甚至西部最有成就的诗人,乾嘉时期著名诗家,所谓“独立乾嘉一诗豪”。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张船山不仅是诗中霸才,也是书画奇才,为清代乾嘉年间诗书画大变革中崛起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书画家,以其卓越成就享誉书坛画苑,在清代书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张问陶与泸州有着不解之缘。乾隆五十七年(1792)冬,船山从成都由水路赴京师,途经泸州时,作《泸州》诗云:“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将古城泸州的景色风物、美酒佳人描绘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船山对泸州深挚的感情。张问陶《泸州》组诗,如今在泸州依然脍炙人口,传颂不绝,已经成为泸州城市外宣的一张靓丽名片。
2024年,是张问陶诞生260周年。9月12日,由泸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泸州市博物馆、泸州老窖博物馆承办,四川博物院、四川宋瓷博物馆(遂宁博物馆)协办,泸州青年书画鉴藏家胡瑶策展的“蜀山清梦——张问陶书画艺术展”在泸州市博物馆隆重开幕。9月13日,由泸州市人民政府、《诗刊》社在泸州市联合主办了“纪念张问陶诞辰260周年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作为泸州老窖“国际诗酒大会”分会场,来自北京、重庆、成都和遂宁等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分别作了发言。
会议当天,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方圣明、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燕、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出席了会议。研讨会开始由方圣明副部长讲话并对与会专家莅临泸州表示欢迎。学术研讨会分为三场,分别由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主任、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王雪峰,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涛和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建教授主持。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原主任、研究员纪炜,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吴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黄胜凡列席了会议。
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方圣明、 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燕、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任军伟在《张问陶的指画艺术》发言中说:张问陶的指画“在粗犷雄强的笔墨中透露出一股清新雅淡的风格气象,这也是他指画艺术的风格特征。”“可以说,作为性灵派诗人的张问陶,他的指画和他的画学思想中所表现出的以神韵为上的精神,正好符合了南宗的品评标准。他所表现出来的神韵,正是他所追求的。在他指画当中还是在他的绘画艺术当中,张问陶作画如作诗,把诗与画的精神融合在一起。他的题画诗中有不少画论,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画学思想。”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任军伟
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帆教授在题为《洪亮吉诗文日记中的张问陶》的发言中讲述了洪亮吉和张问陶二人相互送别的交往与友谊。洪亮吉的遭遇对张问陶打击很大,影响了张问陶,使他对官场仕途心灰意冷,故张问陶晚年致力于禅修。杨帆教授又将二人的书法放在时代背景中作了对比,认为二人书法均是比较纯正的帖派书风,艺术趣味有相近之处。
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帆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涛先生《自笑书生寒乞相——〈清代学者象传〉中的张问陶图像研究》认为:叶衍兰在《清代学者象传》里面说“费30年之力”,叶衍兰描绘学者时不是靠想象描绘,他在北京为官30年,他有庞大的交际圈,所以他找到每个人画像描绘过来,所以画像是比较靠谱,张问陶形象应该是非常接近原貌的。“我们寻找张问陶真正长什么样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他和后面时代怎样解读他的形象,怎样解读他的外貌,包括今天文字和图像表述,都在重塑、结构、阐释新的张问陶形象,由此张问陶获得新的时代生命力。”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涛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薛帅杰先生《张问陶书法评价的三个维度》发言:“张问陶我们知道他诗文成就非常大,绘画我们也看到了,书法他很少论及。”从“张问陶自己认为他的书法怎么样、当时社会上的人认为他的书法怎么样、他去世后的专家学者对他的书法是怎样认识的”这三个维度讨论张问陶的书法,对研究张问陶书法甚有启发作用,对这三个维度薛帅杰研究员依次做了阐述。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薛帅杰
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建教授在《张问陶书法历史定位的几个问题》的发言中建议要对张问陶传世作品进行全面梳理,并倡议编纂《张问陶书法全集》,要深入研究张问陶的艺术渊源,比如他的书法和颜真卿什么关系,和苏黄什么关系,和徐渭什么关系?曹建教授谈到“张问陶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在他的行书和行草,从颜真卿到何绍基之间,张问陶是一个桥梁。颜真卿、刘墉加何绍基这三个人,中间是张问陶,这可能是给他的一个历史定位,或许是可以经得起推敲的定位。”
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建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赫俊红女士在《孙星衍、张问陶等题画组诗小议》发言中,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藏张问陶作品为例,主要说到张船山诗风和作品真实性,做美术史研究首先要考虑真伪问题,需要把张问陶所有的作品拿出来,包括现有能找到的。我从他写的内容、从书写的角度来看,我感觉他的行笔很稳健,非常自然流畅;从组诗题画内容来看,和他们的经历基本上是吻合的。赫俊红研究员分别从此张问陶题画诗的时空与后世装帧、对散佚画作、题诗上款人推测、题画诗的真实性及特点、题画诗的史料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赫俊红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传淮先生在题为《独立乾嘉三绝奇才张船山》的发言中说:“张船山在中国文学史、书法史和绘画史上的地位,被低估了。”“张船山首先是诗人、诗学家,其次才是书法家、画家。”“张船山是元明清三代四川甚至西部最有成就的诗人,乾嘉时期著名诗家。”“明治诗坛,日本人作诗,首先学习的是张船山,然后是明代高启和宋代陆游,可见张船山对日本诗坛的影响。”“张船山不仅是诗中霸才,也是书画奇才。”“张船山诗书画无愧于清代一流,但研究宣传不够,亟待搜集整理其著作。出版《张问陶集》《张问陶书法集》《张问陶绘画集》《张船山评传》,将船山研究推向深入。”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传淮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张船山研究会会长成镜深先生《从张问陶的咏泸州诗看泸州的文化包容》认为,张问陶《泸州》三首,“读了之后觉得很有意思,这一组诗勾勒出了所游滇黔关隘要塞,川滇黔古江阳的美景,人情风物的优美可爱;同时也折射出了泸州文化的包容性,蕴含了泸州人的宽容情怀,博大胸襟,博大的气魄和格局。”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张船山研究会会长成镜深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陈仕彬先生在《从张问陶诗书画三绝看巴蜀文人的文化风格》中说:“谈到张问陶,泸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那首诗已经家喻户晓。但是真正谈到对张问陶的研究,可能寥寥无几。”“张问陶真是非常了不起,他是蜀中文人有代表性的人物,称得上当时顶尖级的人才。尤其是在诗书画三绝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近距离看了张船山的作品后很惊讶,那么多年过去了感觉他的作品依然很有新意,是非常了不起的。张问陶只活了51岁,我想如果再给他20年、30年,那么船山先生可能又是苏东坡式的人物。”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陈仕彬
中国美术馆修复部副主任、研究员邓锋先生在《“性灵”之于文人画泛论——以张问陶和陈师曾为重点》的发言,把张问陶作为性灵诗派的典范,加上诗书画都擅长,围绕性灵之于文人画作了比较宽泛的梳理。他说:曾经有一个学者从文学角度看张问陶诗史的地位,认为他是“一位行至近代边缘的清醒的思想家”,在袁枚和龚自珍之间,这是很有意思的定位。“张问陶作为性灵派诗人,是明清以来性灵变得彰显,或者说个性主义的东西越来越强调。从张问陶到陈师曾或许可看作是文人艺术精神的一脉相承,并逐渐迈向自我的近现代转型,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基于性灵的文人画仍然有着读特的价值。特别是在传统文脉断裂、物质文化与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如何重新发现并安顿性灵,或许是每个中国文化人都将面临的问题。”
中国美术馆修复部副主任、研究员邓锋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瑶先生在《张问陶〈行书诗文卷〉辨伪》的发言中,谈到张问陶在清代影响力相当大,书画的作伪问题也相当复杂,所见传世张问陶伪作百分之八十以上均为清代所仿,现在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展览出版,或是许多专家在论文配图也常见鉴别不精,以伪当真的现象,这势必影响混淆了今天对张问陶书法的认知与价值评判。所以,确立标准件、去伪存真的工作亟待开展。胡瑶发言中梳理了张问陶书法风格变化的阶段性,并综合书法风格、用笔习惯、材料特点与题跋文字等因素,考证出《行书诗文卷》并非出自张问陶之手,而可能是一件佚失款印的陈奕禧作品,被晚清人妄添张问陶款印以欺世,并重新为《行书诗文卷》正名,还原历史真相。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瑶
四川作家书画院院长、《星星诗词》执行主编杨宗鸿先生在《性灵漫卷笔通幽——张问陶的诗书画》中说:“看张问陶的书法,他书写的内容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自己的诗作,写自己,写性灵。书法最高境界就是写性灵,我自己的诗自己写,这才是书法家。”“我看张问陶书法越来越喜欢,200年来蜀中第一人,他有师承‘二王’,苏东坡、黄庭坚等等,都能看到其影子。他把这些人优点集中形成自己的风貌,特别是行楷,比如说扇面太精彩了。他是笔墨抒情的趣味悠然,他是抒情性。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学养在那儿摆着,学养丰厚,天分独高,自我驰骋,物我两忘,他达到这样的境界,他不是抄的,他是随心而来。不管是手札还是什么都跌宕多姿,沉着而又厚重,有创新还有影响。你看后来的何绍基、赵熙等等,张问陶的书法把这些人全部影响了,所以书画上的地位远远不够。”
四川作家书画院院长、《星星诗词》执行主编杨宗鸿
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主任、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王雪峰先生在《张问陶诗书画中的禅机》的发言中认为:“在张问陶一生之中,我觉得他是受着阳明心学的影响。”“我们从阳明心学往上追,是受儒家、佛家影响。中国化的一种新哲学,其实是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因此张问陶在自我人生行进的过程之中,他精神至上,他精神的归路,是受阳明心学,受禅宗,受我们的老庄思想的影响,更多是禅宗思想对他的影响。”“我们今天虽然在很发达的现代化的生活语境里面,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依然和他有着同样的心境,我们有着‘出’ 和‘入’两种不一样的选项。在选项里面,我们往往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先辈他们在安放内心世界时所采用的手段,我们今天重读张问陶这些富有禅机的诗,恰恰能够对我们当下的焦虑、浮华的心态有着启示和启发的作用。”
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主任、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王雪峰
张问陶学术思想,诗文翰墨,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这次学术研讨会,是对他文学成就与书画造诣的又一次集中体现,形成了一系列有深度有见解的学术成果,对我们今天有很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次纪念张问陶诞辰26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开展,是近年国内张问陶研究成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必将推动张问陶的学术研究走向全面与纵深。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六合同风 九州共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