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布什塞村有一片如梦似幻的湖——月亮湖。湖的四围是独具特色的民宿建筑和新民居,从场镇出发沿着乡道几分钟便可到达。每年夏天,都会有许多城里的游客来这里避暑度假。我们影像驻村期间,家住湖边爱好收藏奇石的孟从有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月亮湖的传说。
【一】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阿布什塞就是一片风光旖旎的仙境,但这里却时常遭遇自然灾害,村民们的生活异常艰难。一日,正在修炼的龙王三太子来到阿布什塞,被这里的美丽山水所吸引,便在山间的龙洞安顿下来。得知这里经常遭灾情,三太子便为村民们求来了风调雨顺。英俊潇洒乐善好施的三太子从此得到了人们的爱戴,也赢得了在方便水修行的彝家姑娘水姑的芳心。于是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二人相约山顶,许下了终身承诺。然而,好景不长。他们的爱情被天庭的王母娘娘得知,以二人触犯天条为由将水姑囚禁于方便水,封三太子于山间龙洞。从此,两位有情人近在咫尺,却无法相拥。最终,日夜相思的三太子和水姑的泪水,化作了龙洞水与方便水两条小溪,流到山下汇聚成一个笸箩形的湖,称之为笸箩湖。后来,人们为了记住这个因爱而生,因月而成湖的故事,便将笸箩湖改称为月亮湖。 ![]() 阿布什塞村有个美丽的月亮湖 ![]() 湖中的拜月亭 ![]() 月亮湖一角 ![]() 月亮湖竹园廊道 ![]() 月亮湖步道上的毛主席长征诗词 【二】
阿布什塞村的月亮湖因龙王三太子与水姑的凄美爱情故事而成。今天居住在月亮湖边的农户,虽然有不少家庭中的青壮年已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在家,但留守的人们依然勤劳朴实,乐观向上。他们如同天上的繁星,守望着月亮湖,在日月轮回里,依然把日子过得不紧不慢,有滋有味。驻村期间,我们随机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采访——
1)许学平,汉,69岁,二社村民,务农。
问:家中有几口人啊?
答:闹热得很喔,大大小小有11口!
问:孩子们都在哪点做事呢?
老大在贵州工作,大儿媳妇在家带孩子,有三个孩子。老二在浙江工作,老二媳妇是宜宾人,一起在浙江工作,有二个孩子。
问:除了孩子们的收入外,家里另外还靠什么收入? 答:我们在家种了土豆、玉米、蔬菜,还喂了60多只鸡鸭、2头猪、1头牛。
问:你最喜欢这里的哪里?
答:月亮湖。这里山清水美,空气好!
2)魏真慧, 汉,60岁,二社村民,务农。 问:家中有几个孩子?在哪工作呢? 答:有 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孙子两个。儿子在浙江工作,女儿中专毕业后到江苏搞直播。他们在外工作,都过得很好。一般逢年过节回来,家里热闹得很! 问: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答:月亮湖。这里面的风景最美了。 3)周琴,苗族,42岁,四社村民,务农。 问:你最喜欢这里的哪里? 答:这山里的晨雾和日落时的夕阳,好看得很。 4)孟从丽 ,汉族,54岁,二社村民,务农。 问:家中几个孩子?在哪工作呢? 答:一儿子两女儿,一个孙子。大儿子和小女儿都在洛阳中交集团上班。孩子们过得好,我与老伴就过得好! 问:你最喜欢这村子里的什么? 答:其实都可以与老伴、孩子们一道外出打工的,但这里空气好,山清水秀群山环抱的,还是留在村里好,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村里村外四处走走,很自在的!我们村子附近还有千年银杏村,秋天时,美得很! 5)许学珍,汉,67岁,二社社长,务农。 问:家中有几个孩子?在哪工作呢? 答:一儿一女。儿子龙马潭区上班,女儿重庆江津卖酒。 问:平时除了忙农活,都忙些些啥? 答:作为二社的社长,走家串户,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必须的哦。另外,我还组织一个舞蹈队,每天晚上我们在月亮湖边跳坝坝舞,我们还有大音响,安逸得很! 6)曾明英,汉族,56岁,二社村民,务农,养鸡,带孩子。 问:家中几个孩子?在哪工作呢? 答:有一儿子两女儿,大儿子原来在外打工,现在回家我们一起养了1000多只鸡。二女儿在厦门开店,三女儿在泸州。 问:这么多只鸡如何养?都吃些啥? 答:在山上圈地,大面积散养,让鸡跑起来,这样的鸡才好吃。平时,我们都喂玉米、土豆等粮食,鸡很健康,也很环保。 ......
和阿布什塞乡亲们的聊天话语虽然不多,但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幸福的。
![]() 月亮湖新民居 ![]() 许学平家新居 ![]() 李华秀家新居 ![]() 曾民才家新居 ![]() 董家民宿 ![]() 红风庄园 ![]() 农家院坝小品 ![]() 俯瞰月亮湖 本文来源:泸州市摄影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