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医大附一院“6.6全国爱眼日”义诊送健康

来源:四川川南网 作者:刘定春 刘豫川 发表时间:2015-06-09 14:32
    川南网6月9日讯(刘定春 刘豫川)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告别沙眼盲,关注眼健康”。爱眼日当天,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川医大附一院)眼科专家教授携该科室医护人员,在该院门诊部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为现场群众免费进行健康知识宣传、眼科常规检查、测量血压等,为群众送健康。

    沙眼早发现早治疗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尽管目前沙眼已经不是致盲的第一因素,但是,由于其并发症比较多,因此,对于沙眼致盲,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在川医大附一院爱眼日义诊现场,该院眼科主任吕红彬教授谈到沙眼的防治时特意强调:沙眼多发于青少年,但很多人却容易忽略其初期症状而延误治疗,如果一旦发现眼睛迎风流泪,或者出现瘙痒、异物感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明确的诊断和治疗。

    沙眼通过接触传播     “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通过接触传播,比如手的接触。”吕红彬讲,随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卫生状况的显著改善,已经能够对它进行有效的预防。但儿童和青少年常常由于不注意卫生或缺乏保健意识,如用脏手揉眼、同患病的小朋友或同学密切接触,共用毛巾、脸盆等等,仍易患病。感染初期可能会出现眼部不适,痒感或经常眨眼、搓眼,眼分泌物增多等,严重的则可能出现危害视力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如睑内翻、倒睫、实质性结膜干燥症等,严重者可造成失明。

    沙眼病程可达数十年     “沙眼起病慢,但病程很长,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吕红彬讲,这就是为什么沙眼多发于青少年,但是,由于没及时治疗,随年龄增长并发症增多,造成失明一般在三四是岁以后。吕红彬讲,沙眼初期,患者可能没有什么特殊的异常感觉,有时有轻微的发痒及异物感,早晨起来眼睛有少量黏性分泌物,或者迎风流泪等。伴有继发感染时症状加重。到了晚期,可发生并发症,如内翻倒睫。倒睫不但给病人造成刺激、流泪、摩擦、疼痛等症状,还会刺激角膜,使角膜发生炎症等的形成,甚至可以造成失明。因此,吕红彬提醒,一旦发现眼睛出现异常,如瘙痒、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尽早确诊并对症治疗。

    注意眼部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沙眼既然是通过接触传播,那么切断传播源则是预防的关键。”吕红彬讲,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因此,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吕红彬讲,预防沙眼,要勤洗手,不要随便揉眼睛,饭前便后要洗手;最好自己自备毛巾,不要用公用的或者用他人的;如果接触过有沙眼的患者,最好不要接触小孩,还有经常用的毛巾、手帕最好经常洗晒、消毒。另外,建议每半年都要看一次眼科医生。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