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可以去找工作,正常生活,陪着我的孩子成长了。”近日,22岁的小林走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出院了。
因为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小林的心脏爱“乱跳”,从小到大发生多次晕厥,数次游走在生死边缘。现在,心血管内科医师为她在皮下植入了救命“神器”——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该“神器”在晕厥时自动“放电”救命。
小林也因此成为川南地区首例植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患者,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脏性猝死救治技术再上新台阶。
手术团队合影
(从左至右:范忠才、刘兴斌、叶强、范新荣)
“心”病多年,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
小林已经被自己的“心”病困扰了多年,“从小就有发晕的情况,到10多岁时,情况越来越严重,胸闷、心慌,时不时就会晕倒。”到现在,小林的病情发作更加频繁,“经常眼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今年2月初,家人将小林送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入院后,我们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心脏彩超、心电图和院外发病时的心电图等临床资料评估患者为猝死高危。”
心血管内科医师叶强博士接诊小林后,完善了各项检查,并和团队成员进行了细致的病情分析,确定小林患的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2型长QT综合征,是一种以恶性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等为特征的心脏病,“以小林的情况,随时都有发生心脏骤停的可能。”
医疗团队,为她的心脏上了道“保险”
“小林这样的病情,需要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叶强说,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
像小林这样的严重心脏病患者就需要在身体里植入除颤器,当心脏发生室颤等危急情况时及时“放电”除颤挽救生命。“就相当于给心脏上了道‘保险’,一旦发生危险就能救命。”
“传统的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手术需要穿刺血管,经静脉将一根电极置心脏中。考虑到小林很年轻,为了降低术后感染及电极导线并发症风险,医疗团队决定选择一种无需经静脉植入心脏的新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叶强说。
手术当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兴斌教授指导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范忠才教授、叶强博士起搏团队耗时约1小时成功地完成了手术。
“此次手术,我们还为患者选用了可进行1.5T核磁全身扫描的除颤器和除颤导线这一全新组合,该组合也是兼容MRI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国内首批植入。”叶强说。
术后X线影像
新技术,心脏猝死高危患者有了新选择
叶强介绍,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这项技术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它能够提供与传统心律转复除颤器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但它的整个系统只植入于皮下,不直接接触心脏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
“这一新技术适合年轻、不需要起搏以及高感染风险的患者,例如早先发生过装置感染、终末期肾脏疾病、糖尿病,或者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的病人,为无法植入经血管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叶强说。
专家简介
范忠才
医学博士、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委会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二、三、四届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主任兼培训导师。
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年,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和疑难危急重患者的救治,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科技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叶强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四川省心电生理与起搏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心电生理与起搏专委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泸州市心血管专委会委员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14年,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
文/刘墨 梁婷
本文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