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叙古高速灯盏坪互通李骁 摄 泸州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资料图 泸州西南商贸城 龙马潭区新闻中心供图 做强产业,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建设产业集聚中心、教育医疗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十二五”时期,泸州市经济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正成为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大磁场,吸引周边5000万人来此创业、定居。“十三五”时期,泸州如何继续领跑川南,“圆梦”区域中心城市?日前,围绕“收官十二五、展望十三五”话题,泸州市转型办副主任张蕾接受了华西传媒集群记者专访。 一组数据GDP 年均增长 12.8%增速稳居全省前 3 位 记者:“十二五”时期,泸州市经济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转型升级效果明显。您能否通过一组数据来介绍下“十二五”期间泸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泸州市转型办副主任张蕾:泸州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增速稳居全省前3位,经济总量跨越6个百亿元台阶,预计达到1360亿元,经济总量实现位次提升。全社会固定资产五年投资总量预计将是“十一五”的3.6倍,投资总量由全省第11位提升至全省第2位;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由全省第7位提升至全省第2位。 一个转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记者:“十二五”时期,泸州立足建设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目标,先后确立了“产业发展突破年”、“产业转型发展年”等主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请问目前进展如何? 泸州市转型办副主任张蕾:泸州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存量做优、增量做大”的思路,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坚持工业为大、工业为重、工业为先,着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传统优势产业方面,白酒产业大力发展纯粮固态酿造,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泸州;化工产业重点向新材料、精细化工方向发展。能源产业突出抓好煤电化一体化开发,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页岩气等新能源。机械产业依托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方面,现代医药产业以医药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品制剂和医疗器械等产业,成功引进步长生物制药等龙头企业。智能装备产业重点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南瑞等企业。对接上海瑞华、重庆力帆、深圳比亚迪等公司,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大力实施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四川省信用联社异地备灾中心等项目,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大数据产业运用。 顺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支撑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产业体系。加快传统服务转型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加快推进西南商贸中心二期、海吉星农产品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积极筹备“农博会”。依托港口航运优势,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等产业,引进了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创建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全市4A级景区达到5个。着力培育产业新业态,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加强“拉货宝”、“泸州购”等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与电商龙头企业合作,创建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以列入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西南颐养中心等建设,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提升服务业对人口吸纳和集聚能力。 稳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精品果业、绿色蔬菜业、特色经作业、高效林竹业、现代养殖业、粮食产业、加工物流业、休闲观光农业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成功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种变化加快建成区域中心泸州开启大城时代 记者:作为全省首批唯一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地级市,泸州有什么底气提出要做“中心城市”? 泸州市转型办副主任张蕾:作为全省首批唯一地级市列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各项改革强力推进,泸州建成了长江上游除重庆主城区外首个百万人口大城市。“两江新城”建设全面启动,预计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4%。同时,西南医疗康健中心、泸州医教园区加快建设,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此外,“一主四副多点”城镇体系不断健全,四个县城副中心规模不断扩张,黄舣镇、石洞镇、大渡口镇、玄滩镇、九支镇、江门镇、二郎镇等一批重点小城镇聚集能力突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城泸州,正成为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大磁场,吸引周边5000万人来此创业、定居。 记者:交通作为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犹如发展中城市的筋骨。泸州目前的交通网络如何? 泸州市转型办副主任张蕾:泸州在“十二五”期间列入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目前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框架基本形成。川黔、川渝、成自泸赤高速泸州段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第 6 位、川南第 1位。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叙永至镇雄段即将在12月25日开工,渝昆铁路、沿江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泸州港建成长江上游首个铁水联运百万标箱大港,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40万标箱,吞吐量占全省的80%。泸州机场为四川第三大航空港,已开通泸州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16条航线,机场迁建工程开工建设。 一个目标释放区域中心强磁力力争率先在川南突围 记者:“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泸州在区域竞争中保持领先发展的态势有哪些优势和机遇? 泸州市转型办副主任张蕾:展望“十三五”时期,泸州市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发展战略交汇。泸州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节点,是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港口,具有集聚要素、资源和开放合作的广阔空间。二是多项政策机遇叠加。目前我们已争取到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试点市、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等十余项国家级示范试点,多项政策机遇相互叠加,有利于泸州抢抓机遇、争取政策支持,在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汇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政策优势。三是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释放内需潜力。泸州正在开展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速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必将带动消费、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四是率先突破动能积蓄。泸州在产业基础、交通枢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突出,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十二五”时期在区域竞争中保持了领先发展的态势,积蓄了率先突破的强大动能。 记者:“十三五”时期,泸州如何在区域竞争中保持领先发展的态势? 泸州市转型办副主任张蕾:泸州在目标设定上,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设置高于全国、全省,保持全省领先,自加压力,主动作为。目前泸州初步形成了“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库,分别在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环保、社会民生、扶贫攻坚、创新驱动、民主法治8个方面收集整理了1414个、总投资1.2万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 针对“十三五”时期,泸州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的总体目标,列下“任务表”:建成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成生态文明美丽泸州、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到2019年35.6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三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正元 原标题:大城泸州“圆梦”区域中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