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家长,养育孩子时最焦虑的两方面就是智力和身高,相互攀比的情况十分严重。智力有时不好比,但身高可是一目了然。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评价都倾向于男孩伟岸挺拔、女孩亭亭玉立。
如果自己孩子身高比周围的小伙伴都矮,家长就会想尽办法让孩子长个。
不久前的一则新闻
生长激素,听起来很像一种灵丹妙药,似乎打了之后一夜之间就能长高。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生长激素真的谁打都能长高吗?
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儿群体身高比较后,身高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者位于第3百分位以下。
男孩身高体重曲线图
女孩身高体重曲线图
所以,判定孩子是否矮小,不是看他比同学、邻居家孩子矮,而是有严格的标准。比如,7岁男童,身高低于114cm就是矮小。
除了身高绝对值,还要注意身高增长速率,如身高增长速率在第25百分位以下,即2岁以下<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5厘米/年,青春期<6厘米/年,也要警惕矮小症。
如果您的孩子比正常矮或长得慢,但是不清楚是不是矮小症,是否需要治疗,可到小儿内分泌专科门诊咨询。
人生长激素(hGH)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它是由垂体前叶细胞合成和分泌,基本功能是促进生长,如果缺乏或分泌不足,就会导致矮小症(垂体性侏儒)。目前用于治疗矮小症的是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与人体自身的生长激素完全一致。
矮小症儿童治疗目标是让患儿能够赶上正常儿童的生长,保持正常生长速率,赢得青春期快速增高时机,最终达到成人正常身高。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重组人生长激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而且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生长激素对任何矮小症儿童都有效吗?
目前基因重组生长激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也不是对任何矮小儿童都有效。因为导致矮小症的病因非常复杂。
生长激素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即垂体侏儒是有特效的,对某些其他原因引起的矮小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家族性矮小、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遗传或代谢性骨病不需要用生长激素治疗或未证明治疗有效。
已经进入青春期的矮身材青少年,因为骨骺闭合或接近闭合,用生长激素更无效,其他药物或疗法也是不会有效的。
非矮小症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对于不符合矮小症诊断标准、但身高偏矮的儿童是否可以使用生长激素,目前没有指南或共识。
如果家长要求,也可以给部分儿童使用,但家长要明确以下几点:
影响儿童身高的因素有很多,生长激素只是其中之一,使用生长激素不一定能长高。
生长激素也有一定副作用,如短期肝功能损害、浮肿、股骨头骨骺滑脱的发生率高等。
即使生长激素有效,也不一定能达到家长满意的身高,加上生长激素价格较高,综合考虑性价比可能较低。
所以,对于不是矮小症、仅仅是身高没有让家长满意的儿童,是否要使用生长激素,家长要慎重考虑。
今年小儿内分泌学组可能会出台相关共识,进一步明确生长激素适用范围,家长们做决定会更有依据。
不用生长激素,如何让孩子长高?
影响青少年身体长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其中遗传因素占60%-70%。影响人生长发育的常见因素见下表:
遗传因素无法改变,想通过改善环境因素让孩子长高,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要多学习育儿知识
孩子成长过程中任何异常或者致病因素不仅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育,乃至对其成年后甚至终身,都会有负面的影响。
2密切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正常人的生长过程中有两个身高快速增长的阶段,即所谓的生长高峰期: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
这两个时期是决定孩子们成年身高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青春发育期,孩子的骨骼已接近成熟,追赶生长的能力受到限制,一旦错过这个增高的黄金时期,则悔之晚矣。
3充足均衡的营养
营养物质是砌成儿童身高增长的“砖瓦”,理想的身高与合理的营养密不可分。
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全面均衡的营养供给,他就不会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为了使孩子获得长身体的充足营养,一定要让孩子吃好、吃饱,食谱应该“五花八门”,多种食物混着吃,互相补充,使身体获得各种必需营养。
4合理的运动锻炼
运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方法。
运动本身并不能使遗传预定的身高增加,但是运动可以促进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据研究报告,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至少高2-3cm。
有助于长高的运动包括弹跳运动如跳绳,跑步,伸展运动如单杠、仰卧起坐,以及全身性运动如篮排球、羽毛球和游泳等。
5充足的睡眠
据研究发现,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
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发现那些睡眠不深、容易被惊醒或经常做梦、睡眠质量较差的孩子往往生长速度较慢。
睡眠时长因年龄而异,新生儿需要14-20小时睡眠,1-6岁儿童则需要睡11-14小时,7-10岁则需10小时,青春发育期快速生长期间要求保证9-10个小时的睡眠。
另外,情绪因素如精神紧张、抑郁等,都会影响孩子长个,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健康开朗的心理应对能力和情绪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