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文化名人:傅增湘

来源:宜宾新闻网 作者:郎麟 发表时间:2015-04-08 09:52
    导读:

    为了蔡元培,他辞去教育总长;

    一个年轻人没有得到留学名额,竟然给堂堂教育总长写信去指责他。这位教育总长并没责怪年轻人的鲁莽,最终还为他争取到了名额。这个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徐悲鸿;

    林语堂将他写进了《京华烟云》中,在书中生动地描绘了他的形象:坚持要躺在舒服的沙发上讲课……

    他就是傅增湘。 

傅增湘夫妇。

    傅增湘(1872~1949),四川江安人。字润沅、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等。著有《藏园瞥目》、《藏园东游别录》、《双鉴楼杂咏》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1902年入袁世凯幕府。辛亥革命后,受袁世凯委任,参加唐绍仪的议和代表团南下议和。1914年任袁世凯御用机构约法会议议员。1915年后任肃政厅肃政史。1917年12月,在北洋政府任教育总长。一年半,总统一易,总理三易,傅增湘的教育总长牢而不动。

    傅增湘一生不仅酷爱访书,而且喜游名山大川,游记著述也不少。《东游别录》记录在日本的访书见闻,《秦游日录》《衡庐日录》《涞易游记》等。

    为蔡元培 辞去教育总长

傅增湘

蔡元培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洋政府阁议解散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愤然辞职以示抗议。  

    5月8日,被捕学生已被释放,蔡元培当即提出辞呈,并于5月9日悄然离京南下;5月10日,以“保护教育尊严”为由,极力抵制解散学校而不可得,教育总长傅增湘慨然请辞。

    5月15日,傅增湘因坚决反对解散北京大学、镇压学生和拒签罢免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的命令愤而辞职。  

    消息传出,全国学联立即致电北京政府慰留。得到全国青年学生的敬重,身为教育总长,傅增湘怕也应感到几多慰藉。 

    在强大社会压力下,经过反复斗争,政府不得不被迫让步。1919年9月中旬,离开北大数月后,蔡元培终于重返北大。

    但傅增湘义无反顾退出政界。1919年之后,他专心收藏古迹、校勘典籍;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

    为徐悲鸿争取留学名额

徐悲鸿所作傅增湘画像。

    1918年徐悲鸿接到蔡元培由北京来信,聘他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北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想取得出国留法名额。在北京不只有康有为大弟子罗瘿公迎接,还有陈散原大公子——大画家陈师曾的协助与合作,更有蔡元培向当时任教育总长的傅增湘的沟通。傅答应等有留法名额可给徐悲鸿。

    可是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国留学名额暂停。后来有两个名额,傅增湘给了朱家骅和刘半农二人。徐悲鸿竟然写信给傅增湘去指责他。后来蔡元培、罗瘿公、陈师曾以及郑锦等友人说情,终于于1918年底,徐悲鸿获得了出国留学资格。

    1927年,徐悲鸿学成回国,每次北上,必拜访傅老先生。1946年抗战胜利后,徐悲鸿接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之职。每年春节,必携夫人廖静文去傅家贺节,一次买了鸭子前往,傅老先生高兴地说正想吃鸭子了。而傅夫人则对廖静文说:“傅先生不知送出国去多少人,只有悲鸿不忘先生之情。”

    林语堂把他留在《京华烟云》里

《京华烟云》 林语堂 著。

    林语堂名著《京华烟云》第十三章,傅增湘是这样出场的:

    “傅先生,名叫增湘,瘦小,留着小胡子,抽大烟,可真是个想象高强才华出众的学者!他的两个癖好是游历名山大川,搜集并编辑古书。他娶了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太太,在北京居住时,几乎没有一年不离开北京去到名山游览古迹。他们夫妇也真正在山里度过一段隐士生活。在旅行途中,他只带一卷铺盖,里头有几双袜子,几件长袍,就是行李,另外是一箱古版书籍,穿脏的袜子也塞在书箱子里。后来,他在大学讲版本学——他是公认的版本学的权威——他坚持要躺在舒服的沙发上讲,学生们看着这位瘦小抽大烟的老头儿,都怀有无限的敬意。

    这位学者把各方面的学问都能由过人的智慧予以融会贯通。他酷爱古代学问,也同样热心于民众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他和他太太可以说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甚至他才二十几岁,在四川一带便以才气出名,都认为来日成就,当可预卜。二十六岁便点了翰林,再考则荣任翰林院编修。拳徒之乱暴发时,他正携眷赴京。在光绪二十九年任总督袁世凯的幕宾。因为曾文璞也在袁世凯下任职,自然便结识了这位学者。傅增湘学问的渊博,见识之高超,颇使姚思安向往不止,于是二人便成了朋友,但癖好之相投,与友情之深挚,则非傅曾之间的关系可比。傅增湘曾被邀南下组训新军,北返之后,又奉命任直隶提学使。光绪二十二年,在天津创办女子师范学校,由他太太任校长。”

    晚年弘扬蜀学

    傅增湘故居,坐落在江安城东大街。进门第一个天井里,长着棵黄葛树。如今,这里赫然矗立着的是一栋大楼。

    晚清光绪年间,傅家子弟曾以“一门三进士、两翰林”的科考成绩,成为一时佳话。世称“江安三傅”。

    自幼出川,久居京津,思乡之情,老而弥笃。对于故乡四川,傅增湘感情极深,然而,自离乡之后,他却一直未能回川,“生为蜀人,宜于故乡薄有建树”,他亲手编订《宋代蜀文辑存》一百卷,辑录文章二千六百余篇,作者四百五十余人。1944年,为筹集此书印刷费用,傅增湘不惜售去所藏宋元刻本一百余种。为传播蜀人著作,他又精选善本书十二种,由当时名家雕版,编成《蜀贤遗书》,为传承蜀学倾注了心血。

    藏书校书 版本学目录学一代宗主

傅增湘等合影。

    在担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时期,傅增湘开始大规模搜访中国古籍,致力于版本目录学研究。将宫中散于各殿图书集中,并且请陶湘进行编目,同时编纂了《故宫善本书影》。 

    傅增湘一生所藏古籍总计达20余万册。其中多有宋、元、明精刊及抄本。他的收藏在当时独步天下,中外闻名,仅宋、金刊本就有一百五十余种,后来编制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就著录傅氏藏善本二百八十多种,为同期个人收藏之冠。 

    “海内外公私图书馆,靡不涉目。海内外之言目录者,靡不以先生为宗。”(《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傅增湘是现代赫赫有名的一个大藏书家,无论是在藏书、校书方面,还是目录学、版本学方面,确实堪称为一代宗主。

    傅增湘的祖父傅诚先生藏书,曾从莫友芝处获得元刊《资治通鉴音注》,1916年傅增湘得端方旧藏宋百衲本《资治通鉴》,名藏书之所为“双鉴楼”。1928年在收得南宋内府写本《洪范政鉴》后,改以《资治通鉴》与《洪范政鉴》相配为“双鉴楼”。 

    傅增湘在北京西四石老娘胡同买宅藏书,取苏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定名为“藏园”。六十岁以后把所藏编为《双鉴楼善本书目》四卷,《双鉴楼藏书续记》二卷,收入善本1238种,又把所藏供校勘研究之用的普通书籍编为《藏园外库书目》,收书3347种,十万余卷。晚年曾重新甄别鉴定生平所收宋元善本,嘱其哲嗣傅忠谟先生编撰为《双鉴楼珍藏宋金元秘本书目》,著录宋刊本108种、宋写本1种、金刊本1种、元刊本59种。将历年南北访书所见详作笔记,积累至四十册,题名为《藏园瞥录》或《藏园经眼录》,1980年经傅熹年先生整理,编为《藏园群书经眼录》出版。又将所见各书摘记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上,供外出访书时参考,后来亦经傅熹年先生整理,编为《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出版。

傅增湘等合影。

    傅增湘曾主持影印自藏《方言》、《周易正义》、《困学纪闻》、《永乐大典·台字韵》、《太平广记》等书,还编刊《双鉴楼蜀贤遗书》十二种,又以百衲宋刊本《资治通鉴》及珍本古籍数十种支持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编印《四部丛刊》。 

    傅增湘先向李盛铎学习,以后与邓邦述、章钰、吴昌绶、吴慈培、张允亮、徐森玉、袁克文等人互相切磋研讨,以校勘为每日功课,积累数十年,成为校勘名家。晚年清理生平所校书,其哲嗣傅忠谟先生编为《藏园校书录》,收入校书797种,16301卷。

    1944年患脑血栓,半身不遂无法伏案。至此三十三年,傅增湘苦心孤诣,共校书16300余卷,平均每年校书500卷,每日校书一卷以上。 

    1947年,傅增湘将生平手校群书捐赠北平图书馆,当时清点为337种,3581册。1948年分两次出让少数明刊本及名家钞校本给北平图书馆。因身体状况日衰,嘱长子傅忠谟日后将“双鉴”捐赠北平图书馆,以外库书赠四川及四川大学。 

    1949年10月20日,贫病交加的傅增湘在藏园逝世。

    (文中所用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郎麟 搜集整理     原标题:【宜宾文化名人】你绝对想不到 宜宾人有这么牛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