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

来源:四川川南网 作者:张翔 发表时间:2015-09-23 14:28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父不待。2013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十六),这是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这天上午8点02分,一个慈祥的老人——我的父亲,悄悄地走了,与我们永别了,他享年86岁。父亲就这样安详地驾鹤西去。魂归缈缈,唯余桑梓,儿子撕心裂肺,痛心疾首,一腔悲情,两行酸泪,一时多少言语,竟不知如何诉说……父亲走了,我们万分悲痛,父亲的一生,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念。任何记忆都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身姿背影却在我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得更加清晰起来。他生前的点点往事,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去世两周年之祭。在父亲离去的这些日子,我总是想写些文字,纪念我虽然平凡却又伟大的父亲。每一次,只要有这样的念头产生,泪水便模糊了我的双眼,思绪也异常凌乱,使我无从下笔。我知道,那是我内心深处最不能触及、最痛的地方,而我苍白的笔墨又怎能描绘父亲勤劳节约、奋斗的一生。以前,当我听到或看到熟悉、不熟悉的人去世,我只是隐约地体会到一种悲哀,一种惋惜,会感叹一声:“人死犹如烟灰灯灭”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然而父亲的去世,才让我真正理解和感受了“生命”的意义。

    父亲,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度过了86个年头,在很多人眼里已属高寿。但如果父亲不是摔那一跤,他应该能长命百岁,安享晚年。因为我父亲的生活习惯非常好,自1980年退休后,他就一直住在乡下老家,每天生活很有规律,从不熬夜,不抽烟,不打牌,也从不过量饮酒。父亲自从退休后,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每天晚上7:00准时收看中央新闻,养成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品质。他老人家坚持早睡早起,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头到脚做老年穴位按摩,起床后就到院子里跳一跳“老年迪斯科”再洗脸漱口。父亲闲暇的时候最喜欢钓鱼,他钓鱼特别有“恒心”,哪怕一月半月不开张,他对钓鱼的热情依旧不减,每天坚持早出晚归,从不间断。另外,我父亲钓鱼的技术特别好,记得我小时候父亲钓到一条28.5斤的大草鱼,让我们邻居、亲戚好生热闹了一番,这样的日子虽然不多,但总是让人记忆深刻。     父亲的离去,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竟是如此脆弱,面对无可挽回的失去,原来竟然可以如此的无望和无助!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是再高明的医生,再珍贵的药物,也无法医治的!父亲,我想您,很想很想。真的很想再为您做几顿可口的饭菜,有时我在厨房忙碌着,就好像您还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这是我这一年多来常产生的幻觉。父亲啊!儿子很想再为您捶捶背,给您洗洗脚。很想再和您聊聊天,多想看看您和蔼可亲的脸和慈祥的笑容。亲爱的父亲,您离开我们快两年了,这两年里我每时每刻都在挂念着您,每天都沉浸在与您一起钓鱼、一起下象棋、一起聊天等等这些回忆的点点滴滴中。亲爱的父亲,您在天堂过得还好吗?儿子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讲给您听,可儿子却无法用文字准确地表达。我刻录了一个光盘《献给父亲的歌》,放在我睡觉的枕头边,每天睡觉前都听一听。每当我听《父亲》这首歌,就觉得刘和刚唱出了我的心声,今天我在这里把它唱给您听,我亲爱的父亲,您听到了吗?         想想您的背影 我感受了坚韧        抚摸您的双手 我摸到了艰辛       不知不觉 您鬓角露了白发        不声不响 您眼角上添了皱纹        听听您的叮瞩 我接过了自信        凝望您的目光 我看到了爱心       再苦再累 您脸上挂着温馨       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在父亲去世快两周年的这些日子里,我常常梦见父亲的音容笑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父不待”。父亲走后,我无数次在心中念着这句话,无数次为这句话泪流满面。而今我再怎么呼唤父亲也不能回应了,“子欲孝,而父不待”,让儿女们痛心疾首,心如刀绞!     我父亲生前是一个人民教师,也是一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父亲没有跟我们(三弟兄六姊妹)留下高楼大厦,但他老人家却跟我们留下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父亲生前对我们几姊妹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忠厚老实,他常说:“善良”是唯一不亏本的投资! 俗话说,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有谁相伴。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六姊妹说,“离地三尺有神灵,一个人说话做事都要把“良心”放在当中,不整人、不害人”。真的!我们几姊妹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父亲的谆谆教导。我父亲的一生光明磊落、忠厚老实,对党无限忠诚,对党的教育事业更是无限热爱。父亲从教38年,可以说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有很多是当官的,甚至是当大官的,但是他老人家从不去跟他们添麻烦。父亲经常跟我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他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靠兄弟姊妹,不如靠手心手背”,教育我们要自食其力。 “闲事办来急时用,急事办来不中用”,教育我们要学会未雨绸缪。     这就是我平凡又伟大的父亲,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童年不幸,中年得志,老年幸福,大难不死,好人一生平安!        苦 难 的 童 年     父亲两岁半,我祖父就死了。从此后,父亲和我祖母相依为命。由于解放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我祖母始终没有改嫁。一个人把我父亲拉扯大,这当中的辛酸和艰难可想而知。我父亲从小就很聪明,读书很刻苦。16岁就考上了《培生中学》(相当于现在的师范学院),可惜家庭太穷,当时学校有钱的人家的娃儿骂我父亲是捡“饭舌”吃长大的。我父亲的童年是万分不幸----就连我祖父去世后“开灵”都是抱着作的揖……父亲应该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有志青年,但由于家庭贫寒,生活所迫,缴不起书学费,只读了一期就辍学回家。从小就养成自力更生习惯的父亲,回家后一个人创办了一个私立“学堂”。大概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原因,父亲工作非常刻苦,后来当上了校长、青年部长、农协会主席。解放初期,父亲白天教书,晚上参加“增粮剿匪”运动,还常常带领青年们扭“秧歌”……     父亲38年的教书生涯弹指一挥间,他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一直担任潮河镇老年协会的副会长(朱家坪村老年协会的会长)。父亲在担任老年协会会长期间,哪家有不孝的儿女不孝敬父母,他老人家就亲自登门宣传“老年人权利保护法”,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跟他们讲道理,讲政策。使一些年青人懂得感恩,懂得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因为我父亲一生为党和人民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2011年5月市委组织部对“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干部”增加生活补助340元∕月,我父亲是其中享受者之一。(中共泸州市委组织部泸组通【2011】131号文件)       节 俭 的 人 生     解放后,父亲与我母亲结合,从此他们小两口,和我祖母一起过上了三口之家的田园生活。我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后来为我父亲生了六个娃儿(三男三女)。一大家人就靠父亲微薄的工资过活。     我父亲是一个“教书匠”,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父亲那微薄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为了解决我们的温饱,他老人家省吃俭用,竭尽全力扶养我们长大。泪眼回忆,记忆中父亲也很少给自己添新衣,他老人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父亲的衣裤总是巴上补巴。他老人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新衣服舍不得穿,好吃的东西舍不得吃。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时我们家在农村是典型的“劳弱户”。在那个艰苦的岁月,父亲上有老下有小。六个娃儿的穿衣吃饭上学读书全落在我父亲的肩上。然而,父亲并不因我们姊妹多而觉得是累赘,反而对我们疼爱有加。为了供我们上学读书,他老人家把一角钱当做一元钱看,一枚硬币掰成两块来用!虽然那时我们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但是,他对我们上学读书花钱从不吝啬。     在我们小时候,父亲常对我们说的几句话:“穷不丢书,富不丢豬”、“书可读,官不可做。”、“为人不犯法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整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     追忆往昔痛在心头,食难下咽!父亲的勤劳与俭朴有口皆碑。父亲是一个很有涵养的人,与世无争,与人为善。从不争强好胜,从不与人为敌。我们小时候不管在外边受了多大委屈,他总是教育我们说,多找自己不对的地方,想想自己错在哪里?平时他老人家经常教育我们说:“做人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父亲常常对母亲说,对子女的教育:严是爱,宽是害。的确如此,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远,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几十年来,父亲的勤劳、节约、善良的品德已深植我们的骨髓。     现在我们六姊妹都长大成人,都成家立业。最让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我们六姊妹都很争气,都有出息。整个大家庭四世同堂,儿孙满屋。

      子 女 的 楷 模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也是我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那时我们的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为了给我祖母治病,父亲不惜花钱几次三番送往牛滩区卫生院住院治疗。(当时我们的家庭经济条件,算得上是最奢侈的医疗哦)。在祖母病危时,父亲端茶递水尽到了一个孝子对母亲养老送终的责任和义务。父亲60岁那年,我80岁的祖母离开人世。父亲是一个大孝子,记得六十年代初期,泸州市公安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员教师中,抽调年轻有为、能写会道的老师到泸州市公安局工作。我父亲为人老实,办事公道,有胆有识,又是中共正式党员,当时上级领导非常看中他,开出很多优惠条件,如:我母亲的户口和子女的户口(当时只有我大哥、二姐)都迁入泸州市,但是有一个问题让我父亲为难了,按照当时的政策就是我祖母是农村户口,不能迁入城市。父亲和母亲商议,怕祖母一个人丢在乡下受苦,父亲为了对祖母“孝顺”,在“忠”与“孝”二者中,父亲选择了后者“孝”,最后父亲放弃了这次难得的天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返哺之情。是啊!“忠”、“孝”总是不能两全。       幸 福 的 晚 年     父亲从小就练就了写一手好字的本领,空闲时在家写“春联”卖或送友人。父亲是毛泽东时代的老共产党员,经历过“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的信念深植骨髓,可以说他老人家一辈子都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在我老家大门上,每年春节贴的对联都是:翻身不忘共产党(上联)幸福不忘毛主席(下联)饮水思源(横批),几十年来涛声依旧。一次我很幽默地对父亲说:“爸爸,现在跨世纪都第7个年头了(也就是2007年),毛泽东和邓小平是不同时代的两个伟人,过去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代不同了,今年我们家的春联是不是也来一次改革呢?”,于是我就写了两副春联让父亲挑选。一副是:东进金银西进宝(上联)内添福禄外添寿(下联)幸福之家(横批);另一副是:一帆风顺年年好(上联)万事如意步步高(上联)万事如意(横批)。然而,父亲最后还是选择了他贴了几十年的那副春联。为此,那年春节我还和父亲闹得不愉快。     父亲年轻时候识大体,顾大局。为人正直,憨厚老实。在“三反五反”、“四清”运动中,被抽调出去搞“外调”办案子。(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异地调查)。一次去宜宾办案后,在回来的途中翻车,车上5个人中2死3伤。那次翻车我父亲也摔成了重伤,在川南医院(现在的泸州医学院)住了近一年院。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父亲晚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因为我们六姊妹都很争气,父亲也常常以我们六姊妹为荣。随着开革开放的好政策,我们家庭条件也越来越好。后来父亲、母亲也搬到城里和儿女们住在一起,生病了都是住大医院享受优质的医疗条件。儿女们都很孝顺,平时两老生活无忧无虑,娇孙缠身,其乐融融。

          父亲一辈子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就连他的“后事”都安排得如此祥尽。父亲摔伤后在泸州医学院住院的120多天,曾几次把我们六姊妹喊在一起,告诫我们说:“兄弟姊妹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记得最后一次把我们三弟兄喊到他床前告诫说:他过世后,要求我们一是不要大超大办,不准“请花灯”,二是为他开一个追悼会,三是他有一点的“积蓄”要等到母亲百年归寿后,再由我们六姊妹平分。他还说,他走后孝敬母亲的事,他一点都不担心,就是担心母亲的脾气太犟,他死后母亲在城里住不习惯,可能要闹着回乡下去住,我们不同意,会跟我们添烦恼……父亲的品质影响我一生,在父亲精神的指引下,我悟出了做人的底线,那就是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尽孝。     父亲在泸州摔伤后,一直在泸州附属中医院住院治疗。我清楚地记得,2013年10月19日晚上9点钟左右,我们发现父亲不行了。按乡下风俗,叶落归根而灵魂归位,父亲的最终落宿是老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断然决定:送回老家去,以防不测。我们喊来救护车,把父亲送到乡下老家安顿好时,都快凌晨1点了。父亲回到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他老人家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静静地躺了不到6个小时,也就是2013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十六)上午8点02分,父亲就这样安详地与我们永别了。8点02分,他的六个儿女都陪着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按照农村风俗的说法,父亲早上去世,他老人家是把一天三顿饭,都留给了他的后人,留给了子子孙孙。自己什么都没有带走。父亲确实是我们的好父亲,他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都一点不糊涂。他老人家到临终时心里都很明白,晓得我们都要上班,没有时间在老家陪他,(当时我们估计要在老家呆上十天半月的)所以回到老家不到6个小时,就这样匆匆地走了。     夜风呼呼,是父亲萦于我耳际的足音;     夜雨沥沥,是儿子流于那心空的眼泪!     父恩如山,父恩如海,父恩儿当何时报?一腔悲情何日尽谴,如今难睹我父亲音容,不尽为儿孝道,欲想念只有合目追思……     纸短情长,笔拙意远,十分才思,不尽我父,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我父养育之情。胸闷难耐,思情难排,寥寥数语,权泄相思之苦,且谴追念之郁。此时此刻,     我不禁想起古人的一句话:     “儿女情深终有一别”。     再见了,亲人!     安息吧,敬爱的父亲!     苍天有眼,离地有神。     央求您,     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叩拜!     再叩拜!!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