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忠山之秋”有幸结缘,实属人生幸事一桩。当时我作为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院团委工作(书记程文玉在外脱产学习)。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当时的岗位职责与时势背景下,幸有泸州医学院党政领导的开明重视和倾力支持,承蒙团市委李小端书记、刘扬副书记、学少部陈戈力部长和各校团委书记陈立川(公安学院)、郭道平(警校)、李传辉(化专)、丁一(教育学院)等诸多团干战友的信任扎起与鼎力相助,让我以创始人之一的殊荣,持久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与“忠山之秋”相伴前行30多年,至今还在分享“忠山之秋”带给我的红利滋润和晚年幸福。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抚今追昔,探赜索徽,我觉得“忠山之秋”历经32年风雨跨世纪不散不间断,不衰反兴盛,恐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忠山之秋”主题鲜明正确。顺应时代潮流,围绕育人中心,紧扣办学宗旨,符合党政要求。
二是“忠山之秋”机制灵活先进。团市委牵头组织,各校团委自觉响应参与,平等、协商、体谅、民主、友谊成为“忠山之秋”持之以恒的主格调、主旋律。同时注重与时俱进,不断吐故纳新、扬弃和优化完善。
三是“忠山之秋”有一代代质朴厚道、坚定执着的共青团干部及各级各校党政的重视、支持,有广泛积极的学生参与群体。广大同学通过参与“忠山之秋”经受锻炼,受惠成才,市民、家长点赞喝彩奠定厚实基础。
四是“忠山之秋”根植于百年红色基因和优秀传统文化。忠山上的魁星阁楼是1922年5月中旬时在泸州师范的我党卓越青年运动领导人恽代英组建泸州地区第一个团组织(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共青团历史相同),发展余泽鸿、张霁帆、曾润百、陈江、陈泽煌、李元杰等首批6名团员的红色圣地。可以说,是老一辈革命家恽代英开启了忠山培育红色人才的先河,近百年前就为“忠山之秋”注入了红色基因,撒播了育人种子,留下了革命精神。忠山以古樟林为主,常年青翠,忠山常青而不老。忠山钟灵毓秀,桃李满天下,实为培育栋梁之材的风水宝地。
当然,“忠山之秋”常青不老不衰不散反而日益茂盛兴旺,也许还有更多见仁见智,只可意会,难以言清的其他因素。
时光倏忽,人生易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忠山之秋”已经32岁了,今年重阳节后两天、10月19日,她将以更加成熟的风韵和累累青春硕果再回娘家。按照党的十九大描绘蓝图:再过32年,再办16届“忠山之秋”,即到2050年新中国建立100周年时,我国将实现现代化!反思当下人生,‘’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到那时,我已94岁了,还想参加中国现代化时的那届“忠山之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吾将努力憧憬追求着!
作者:尹杰霖(原泸州医学院(现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