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小市街道:纤弱女书记用信念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来源:川南网 作者:熊燕 发表时间:2020-02-18 11:28
    “明日,王先珍、王旭你们两先看一下宣传横幅是否全部悬挂好,小喇叭是否全部播放,其他人员根据网格情况继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摸排湖北返泸人员,唐主任和我一起再现场走一下各散居楼栋之间通道情况,敲定如何封闭,如何落实管控点位……”2月9日晚,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上大街社区党委书记王冬梅正用着沙哑的声音安排着第二天的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连续20多天不间断的工作协调安排、疫情防控宣传、湖北返泸人员摸排已经让王冬梅的喉咙发炎,快说不出话了。


安排当日疫情防控工作

    身先士卒  做好表率

    上大街社区没有一处成型的物业小区,全是散居楼栋,人口密度大,有散居楼栋145栋,216个单元,具有老年人多、出租户多、流动人员多、矛盾纠纷多等四大特点。疫情来势汹汹,尽快完成人员摸排成为当务之急。

    王冬梅作为一名社区书记,更是一名党员,她冲锋在前,亲力亲为,采用电话+走访入户的方式对辖区的居民群众进行地毯式排查,实现发放张贴告知书和签订“承诺书”全覆盖,建立完善了“一户一档”和“五类人员”台账,确保数据清、底数明,为人员管控奠定基础。


入户走访排查和宣传

    “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心里的恐惧!”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同志们都克服了害怕病毒感染的心理,在短短两天内摸排居民群众3818户,6000余人,排查出湖北返泸人员9人。

    精准施策  管控到位

    怎样将散居楼栋化零为整,对进出人员更好的管控,是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困扰王冬梅的难题。经过多次走访摸排和对居民出行习惯的了解,王冬梅向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对上大街辖区的24处通道实行打围,将楼栋划分为19个“小区”,进出一个口子,实行封闭式管理。

    中码头便民交易点每日人头攒动,单是一个口子半天就达3000余人次的人流量,为此,王冬梅与街道、下大街社区、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多次协调、沟通,封闭市场三个口子,设置单向进出口,要求进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


现场确定打围点

    就这样,不到100斤的她在只有0.6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日行万步,每日查看19个封闭服务岗位、两个便民交易点4个卡位人员到岗履职情况和14家KTV、19家茶馆暂停营业情况,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返泸人员排查情况,瘦弱的身影穿梭在上大街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周而复始。


对过往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每日,只有将全部点位都走一遍,将工作进度都了解清楚,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哪些困难还需要汇报,做到心中有数,我才踏实。”王冬梅如是说道。

    柔性宣传  以理动人

    社区防控,群众宣传教育是重点。小街子有一家早餐店不听劝告,执意开门营业,王冬梅就不厌其烦的劝说,“现在疫情形势严峻,一开店,就会有人过来吃饭,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大家就都会有被感染的风险,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先暂时关闭,让我们一起克服不便,共同防范病毒传染……”最终老板被说服,主动暂停营业。

    “实行出入‘通行证’制,也是为大家的健康着想,每天进出人员复杂,不管制,更容易造成病毒传播感染……”因上码头72号院的门卫要负责整个院的卫生保安工作,任务繁重,所以十分抵触“出入通行证制度”,王冬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沟通了两个小时,楼院保安意识到楼院管控的重要性,爽快的答应了。第二天便为院内居民全部办理了出入“通行证”,严格执行出入相关规定。


劝导经营户暂停营业

    每日电话为伴、泡面为饭、社区为家,声音沙哑了,眼睛充血了,王冬梅没有退缩。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我的本职工作,是我应该做的。作为一名党员,我现在的信念就是要筑起上大街社区疫情防线,阵地安全了,我的家人就安全了,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疫情面前没有钢筋铁骨,有的是像王冬梅一样的基层干部,他们坚守初心、不忘使命,用信念、用责任、用担当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文/图:熊燕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