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给摘帽不久的贫困户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让脱贫的老百姓不因疫情而返贫,江安县怡乐镇通过深入开展疫情影响排查,重点对前期达到已脱贫标准、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建立“一户一策”应对措施,实行预警防范,全力做好辖区脱贫攻坚工作。 “我们蘑菇卖不出去心里很着急,担心卖不出去要亏本,又怕像以前那样困难下去,经济上来不到,最大的困难。”江安县怡乐镇贫困户刘能学告诉笔者,这段时间,他又忙着采摘自家基地的一批蘑菇,可就在上个月,受疫情影响,家里3000多斤的蘑菇卖不出去,愁得他不想再种蘑菇了。 ![]() 蘑菇大棚 刘能学所在的烂池村共有14个贫困户,疫情发生前,大家本想在春节期间卖个好价钱的农产品,却因交通受阻,再便宜也运不出去了。销售难成了农户的心病,怡乐镇政府通过入村摸排,发现受疫情影响遭遇“卖难”的农户不在少数。 江安县怡乐镇烂池村驻村工作组组长马达介绍道:“我们为蘑菇养殖户配套了3000元的扶持资金,我们的养牛专业户我们也配套了5000的配套资金。在疫情期间,存在滞销困难的问题,我们通过到处协调帮大家卖,脱贫攻坚这项工作没敢放松,通过各种政策和技术来加大扶持,让他们真正的脱贫致富。” ![]() 在政府的积极运作下,协调通行证,打通物流大通道,最后蘑菇以5元一斤的市场价格向周边的村、镇销售了出去,3月4日,怡乐镇滞销的11000斤蘑菇终于运出去了。江安县怡乐镇贫困户刘能学高兴的说“党委和政府,驻村领导他们帮助我销售,销售出去了嘛就解决了我当前实际销售问题,给予我们一定的贫困资金的帮助,现在这个项目就更有信心,发展好,做好。” 在江安县怡乐镇还建立的一套专门针对脱贫户的防返贫监测机制,疫情期间,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就业、农产品销售是否受到影响等内容,信息采集也由原来固定每月一次变为随报随采。 ![]() 怡乐镇防返贫监测 ![]() 防返贫监测 江安县怡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蔡杰表示:“我们怡乐镇在做好动态监测脱贫攻坚的工作上,一个就是做到精准化,对全镇的405户,1353人进行精准化的管理,做到了不漏贫、不错贫和不返贫,第二个是做到差异化,对我们统计出来的具有劳动力愿望的我们分门别类的对他们进行差异化的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出得去、留得住、稳得住、能增收。第三我们是做好了网格化,我们确保我们的镇村组干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我们的贫困户平时掌握一手资料,确保随时了解我们贫困户的动态需求,给他们做好服务。” 返贫高风险人群被识别出来后,政府要做的就是一对一精准施策。在怡乐镇长沙村的茶园里,笔者见到了正在打理茶园的脱贫户张太云。疫情发生后,茶叶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张太云存在返贫的风险,于是政府帮扶他积极联系茶商、企业收购他的茶叶和茶苗,经过各方协调,张太云的茶叶和茶苗销售一空卖了6000多块钱。 ![]() 了解茶园情况 “我的茶的规模有四亩多,都是国家的政策好,扶持我种的早茶,都卖出去了,和卖苗子总共有六千多块钱,高兴,这个有政策帮忙肯定高兴。钱对过手了,心头肯定就踏实了。”江安县怡乐镇长沙村贫困户张太云兴奋地说道。 据了解,随着疫情风险等级下调,目前江安县怡乐镇全镇114个扶贫产业项目已复工80个,和当地扶贫龙头企业、带贫合作社一起,累计带动了2303人次脱贫户,实现经济效益16万余元,有效降低了疫情对返贫的影响。 文/图:邹程诚 刘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