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选择 在《南充日报》实习不到三月的周跃刚,面对是否去萧红涛老师介绍的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宣传部工作。他和许许多多的毕业生一样,面对社会抛来的众多橄榔而难以抉择。经一番深思熟虑后,最终,他以一切为了自己能全身投入到文学创作出发,毅然放弃能进《南充日报》的机遇,奔赴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在他回到家乡的那一刻,就暗自下定决心,要打入泸州文化界。他说:“不管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带去文学,要让那个地方因我而有所改变!” 进入了四川三河学院的周跃刚,开始了他艰苦的办报旅程。校报由《锦秀三河报》更名为《四川三河学院报》,周跃刚对记者说:“刚去的时候,报纸基本上三分之二的文章全部由我撰写,包括采写、编、评、摄,也包括了报纸的排版及印刷发行。那时,报纸主题策划,选题策划,以及文章编选与修改,也全是我一个人在弄。此外,还得不断改版,不断创新,还得为适应新形势,带领校报成功加入了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终于实现了校报由纸质版网络电子版的双重出版。随后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四川三河学院报》的手机畅读。同时,校报也从黑白印刷成功升级为铜版纸彩色印刷。到现在,已办了近20期校报。同时,以校报为平台,刊发了师生员工的文学作品近百件,这也是最让我欣喜的事情之一。”说到这,在周跃刚脸上,洋溢出无比自豪的笑容。 当记者问及周跃刚当初面对有那么多机会,如进入《南充日报》或正式编制的老师队伍,为什么选择四川三河学院?后悔过当初的决定吗?又是如何面对工作中的这困难? 周跃刚说:“一些朋友都这样问我,以你的条件,为何不到成都那类大城市发展,而到小小一座县城?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来到三河,并在三河不断践行着自己的文学梦。虽然县城不大,各类条件也不如大城市,但是我需要的是三河这样的平台,接触的工作全面而广泛,可以去不断打造自己,开启自已的潜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能让自己创作的路能延续下去,不管工作有多忙碌,我每天都能坚持最少两首诗,不包括工作中要写的新闻稿的创作。当时到三河学院,我怀着满腔抱负而来,可面对刚建起来的学院,办公条件艰苦,面对小打小闹,办得也不太规范的校刊,情绪也失落过,那时,真的很累,但却也乐此不疲。除负责校报外,我还要负责学院的大中活动的拍照,后来负责学院官网首页文章的编选与上传,对外宣传,接待外来媒体记者,并积极与泸州市主流媒体、泸州市作家协会、合江县作家协会等文学创作组织联系,甚至包括一大堆办公室事务。 但三河的人情味很浓,让我在轻松快乐的环境自己由成长!学院领导对我信任、并大力支持我的工作,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广阔平台;学院的领导与老师、学生经常打成一片,显得其乐融融;每天接触到这么多人和事,面对那么多的学生,让我又充满了活力,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同时也自己开文学梦的讲座,能做更多爱好文学的学生的引路人,我感到很幸运。我始终坚信:坚信、坚持、改变、创新的信念,就能改变一切。” 如今,周跃刚已从一个年少、名不经传的学生,成就为一个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作家网专栏作家,四川作家网兼职编辑,四川三河学院校报负责人及老师多重身份集一身的文艺青年。从最初的一个文学爱好者,真正成为了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以他执着的文学梦,体现了他人生的价值,践行了自己的文学梦 。 编后语:90后青年周跃刚看似平凡的文学、工作历程,使我们在当代青年人身上看到了那种敢打敢拼,向上、向美的个人价值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可否认,有少部分青少年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但更多的90后青年是像周跃刚这样,在生活的困难面前,在工作面前,他们选择到基层、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时代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对理想、对真善美、对责任和使命的追求。敢想敢为、无私奉献的90后,正以他们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青春、为这个时代留下重彩。 最后,借用周跃刚的一首诗,祝福他在文学梦的路上越走越好,让盛开在天空的小太阳,给他文学路上一路光亮!
我的梦想,是盛开在天空的小太阳 我一路行走,它一路光亮 我的梦想,是瓢泼于海的浪潮 我一路奔波,它一路飘摇 我的梦想,是猛燃不熄的花火 我一路追逐,它一路燃烧 我的梦想,是春天里生命的怒放 我一路咆哮,它一路芬芳
——周跃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