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作家川黔跨省赤水河采风纪胜(三):追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文化

来源:四川在线泸州频道 作者:马春莲 发表时间:2014-11-17 15:22
    “红军穷人心连心,鱼水关系怎能分,红军爱民如亲人,穷人永远念红军。”继2014《泸州作家》年度文学奖颁大会结束后,35名作家走进贵州习水县位于赤水河畔的红色古镇——土城,寻觅红军长征足迹,感悟红色文化魅力。
 

作家们一行来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讲员生动地介绍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以土城战斗、一渡赤水河为重点,真实再现历史,突出表现毛泽东等军事指挥家军事指挥艺术上的“神”,凸显四渡赤水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记者看到纪念馆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的战斗经历,并突出了“土城战役”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作用。

据了解,四渡赤水主战场在习水,有第一、二、四渡在习水县,红军在习水运动达62天,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历时最长的县。1935年1月29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从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序幕。此后的3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穿插于敌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终于跳出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走进古镇,青堂瓦舍,酒馆茶楼,“中西合璧”式建筑整齐划一,一条由石板铺砌的小巷,随地形高低起伏,贯穿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和女红军街之间。在这块红色革命圣地上,红军曾在此召开过紧急会议,并借助小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势,在土城镇打响青杠坡阻击战,四渡赤水于二郎滩,土城和赤水元厚等赤水河的渡口,至今在土城周边,留下了“青杠坡战地遗址、战地医院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古镇盐帮(船号)”等珍贵革命遗迹。在历史上,土城不仅是赤水河中下游的政治阵地,还是经济文化中心城镇,成为“川盐入黔”的主要码头和集散地。走在土城街巷,至今仍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古盐号和船业工会旧址,红军长征期间经过土城古镇,留下一段红色记忆。

 

作家们参观了这些纪念馆后感慨万端。著名作家、诗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编审石英81岁高龄了,踩着泥泞的小路(由于在修建)裤腿擦满了泥巴却精神抖擞向记者说道:“我这算什么,你看人家这些女红军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参加长途跋涉行军的,她们有的不会骑马,有的不会使枪,但都有一个坚定的革命信念,那就是为了人民翻身做主人而革命。不简单啊!通过这次实地考察,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资料上与实际的区别所在,实地考察更完整,更有感触。”

 

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两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伍松乔向说:“我多次到过赤水河的四川一侧,这一回到习水彼岸,印象深刻。土城一日,看到一镇之内,有八个博物馆,有如此丰富的文物、遗址、景观,堪称中国红色文化“落地”之最,可圈可点,可歌可泣!”这次川黔之旅,看到了沧桑的古镇,依然古韵如初的度着晨昏。赤水波澜不惊默默平静地流淌着。出土的石棺上,清晰记录着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的人物、植物、风俗、事件、历史……这一切构成了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对这块土地怀抱着骄傲的理由,与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的自信。中国正处在大变革时代,正确的认识历史和增强民族自信心,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重要保证。

编辑:admin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