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7年如一日坚守基层岗位,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带领群众脱贫奔康。
2018年,通过对上积极争取,赵思学拿到了市政府的200万元用于村上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村支两委决定用这笔资金打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入户路。 文武村入户路 原本以为修路会很顺利,但因为涉及到部分村民的个人利益,矛盾和冲突随之而来,村民李启苹家的这条入户公路就是当时遇到的难题之一。 为了及时修通李启苹家的入户路,赵思学前后十余次前往杨姓阻工人家中协调,做思想工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段入户路打通。 现在,李启苹逢人便说,赵书记是人民的好书记,多亏了她,我家的入户路才得以修通。 赵思学与村民交流 通过赵思学和村支两委的努力,2018年,村上完成了自建路和入户路硬化12公里,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群众拍手称快。 路修好了,产业才能发展起来。在赵思学的带领下,文武社区村积极发展生猪、肉牛养殖和柑橘、莲藕种植,建成养猪基地2个、养牛基地2个,全村规模养殖户已达10户,年产值60余万元。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积极实施现代农业项目,打造全县农业核心示范区1000亩,文武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四好村”,赵思学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生活在文武村感觉很幸福”80岁高龄的龙经海见证了这些年文武村的变迁,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年年有变化;产业兴旺,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面对荣誉,赵思学没有骄傲,她说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面对群众的赞誉,她更多的是保持微笑。她说,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践行使命与担当,才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