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法治委员:得让老百姓感受到“讲人情不如讲法律!”

来源:川南网 作者:李秀英 缪崇文 程文帝 发表时间:2019-11-28 10:02
    “最关键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谈到江安设置“法治委员”全县铺开这三年,中共江安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江安县司法局局长肖坤芳有非常直观的感受。2016年以来,江安县推进“依法治县”,在全县设“法治委员”763名,在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宅基地权属、林地确权、农村村规民约、法律纠纷等问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变化——靠讲人情、说情理、和稀泥办事的少了;讲法律法规、讲司法程序的多了。因为大家都发现,讲法律,才便捷,才公平。
 
    具体咋落实?“做任何事要有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这些都是农村时常涉及到的法律。但以前,喜欢‘蛮干’的人多,很少有人办事‘先搬法律法规’。”江安县怡乐镇麻衣社区党支部书记、法治委员阳路勋对此深有感触。
 
    麻衣社区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三年前,当地村民和外来投资的老板签订了用工协议、土地租赁协议,出现纠纷时却不按协议办事,村民直接把路堵了,把老板车拦了,不懂法、不用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一个字——“闹”。老板应对这种情况也不按法律法规来,有人闹,就“花点钱摆平”,久而久之,“闹”成了习惯,“花点钱消灾”成了常态。
 
    2016年,社区设立法治委员,作为党支部书记阳路勋身上多了责任,有了上级司法部门的指导,便协调组长和村支两委全部组织起来学习,什么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合同法……明确提出,法律法规是办事的“原则”,曾经困扰当地的“反复闹剧”就在对法律的诠释中逐步解决。村里的人也发现了好处,比起谈情说理的协调,拿一点小钱,不如按照法律法规办,在司法部门监督下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障自己的大利益。
 
    来投资的老板也乐见其成,“先说断,后不乱,该给多少给多少,纠缠不清才是真麻烦!”
 
    法律法规被翻了出来,签订了协议,就要按协议办,在示范的效应下,“讲法律”成了风气。
 
    “这种行为要按这条法律法规办。”“老李你不要说这是你家事,你把你老婆打成这样就是违法的。”“啥是直系亲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说得很清楚,张家的遗产就是该人家兄弟姐妹继承,外侄儿继承不到哈!”……这样的讨论多了起来,解决问题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之前的“大家同村人要齐心协力各让一步……”之类的“感情感化调解法”少了。


反家暴法讲座后,村民表示,”打老婆确实要不得!“(江安县司法局供图)
 
    “就是得让大家明白,讲人情不如讲法律。” 阳路勋说道,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很多事情只要大家“照章办事”,事情就好办。我们作为法治委员,就是要让大家都感受得到,“讲法律”确实有用。
 
    “遇事找领导”变成“遇事讲法律” 事情更好办
 
    让江安县四面山镇工作人员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年,赶场天“办事”的村民在镇政府办公楼镇领导办公室排队的场景。
 
    “那时的村民普遍‘信访不信法’,他们不相信‘走程序’能解决问题,以为只要领导发话,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但实际上,大多数问题找领导并不好解决,最终还是要回到解决问题的流程上来。”可在那个村社没有专门设立法治委员,普法工作还未在基层村社普遍铺开。村民们遇到问题怎么办?第一反应是找村支书、找村主任,要是“不好解决”,就找镇领导,一级一级找上去,费事费力,问题一拖再拖。
 
    “面对涉及司法的各类复杂情况,以‘行政’为本职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其实大多数时候职能职责并不对口,也没有那么多精力针对各个村社的每一个纠纷抽丝剥茧。”  四面山镇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总旗村法治委员熊良裕说道,只要运行良好,司法程序才是解决问题最快捷、最适合的途径。可一个乡镇几十个村社,全靠司法所是非常难的,2016年后,有了经验丰富且熟悉情况的法治委员“走第一线”,司法体系才能真正“全覆盖”。基层的“法治委员”在潜移默化间逐渐改变大家的思想观念,长期帮助村民协调乡镇司法所、县司法局“走流程”,逐渐,“信访不信法”的人越来越少,以前很难解决的问题被理顺化解,新的问题也大量被化解在了“第一线”。
 
    数据更能说明成效,对比2016年,江安县各乡镇群工办收集的信访量下降约30%;镇派出所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约下降20%。2019年11月,走访江安县各乡镇,政府办公室再也见不到成堆的“访客”。


村里,法治委员引导大伙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江安县司法局供图)
 
    保障司法“全覆盖” 探索“法治委员”体系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江安“法治委员”已在全县各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党支部、县级部门的机关党委、社区大党委、区域化党建设置的片区党总支中“全覆盖”。统一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委员会由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纪检委员、宣传委员、法治委员组成,全县共计设置“法治委员”763名,组织引领各方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
 
    “我们绝不是要‘刮一阵风’,而是要延伸司法体系,把普法和社会治理工作植根最基层。”肖坤芳这样说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村民”的生产生活变化日新月异,新的矛盾也开始产生,那些遇到问题“我要到哪里去告你、我要压倒你、我要争这口气”的旧思维已然成为阻碍老百姓跟上时代发展绊脚石,分清“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有助于老百姓团结周边,统一思路,创新发展。
 
    至目前,江安县全县已开展“法治委员”培训班31期,各乡镇开展“法治委员”培训班50期,重点围绕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矛盾纠纷调解、乡村振兴的涉法问题、征地拆迁工作、基层法治创建等11个专题培训村(社区)法治委员共2450余人次,江安县司法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法律进农村(社区)”、“农村法律微讲堂”、“流动法律讲堂”、“法治微电影到社区”等活动100余次,怡乐镇麻衣村“法治委员”主动编排快板等节目,形成了“法治麻衣我宣传”“村规民约我来定”等活动13次。763名“法治委员”活跃在田间地头、社区一线,为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创造了鲜活的工作局面。

 

    文:李秀英 缪崇文 程文帝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