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叙永:扶贫一线,雪山关前三个兵

来源:川南网 作者:泸州市扶贫开发局 发表时间:2019-12-24 10:08

    15平方米的房屋内,一年四季整洁干净:三床被子折叠得整整齐齐,像三块大豆腐;洗漱用具一字列开,牙刷头朝向一个方向;墙上,挂着三件军大衣……海拔1200米的叙永县摩尼镇联盟村村公所有一座特殊的“营房”。

    早上8:00,“营房”走出三个人,哼着军歌,逐渐消失在崇山峻岭间。

    这是川黔交界的古战场。蔡锷将军曾在这里留下楹联,其中一句是: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

    老兵陈志强

    主动请缨从成都赴摩尼


    “58岁的人了,又有痛风,摩尼离成都几百公里,听说那里苦得很!”2018年6月,四川省文化旅游厅要下派干部驻村扶贫,保卫部副部长陈志强主动请缨,同事愕然又敬佩。

    年过八旬的老母亲鼓励他:“儿子,扶贫同样是战场,只要身体扛得住,就去吧!”母亲曾是解放军,理解儿子,几句叮嘱干脆利落。

    陈志强也曾是个兵。

    1976年,陈志强入伍,奔赴云南。不久,一场激烈的战役打响……1983年,陈志强带着师部、连队的4次嘉奖离开了军营,转业到原省文化厅。

    “扶贫同样是战场”,母亲的话言犹在耳,陈志强进联盟村第一次入户走访,就遇到了难题:听不懂当地人的土话!

    怎么办?思索半天,陈志强想到个办法,打开手机录音,事后找人请教。一边请教一边学,他竟然很快就突破了交流障碍,对村里的情况也渐渐熟悉。

    同时熟悉的,还有雪山关的气候环境:冬天寒风刺骨,夏天蚊虫叮咬;水土不服,腿上、背上长出许多红疙瘩,奇痒难忍,夜不成眠……因为血脂高,陈志强基本食素,常常一个人“开小灶”——用电饭煲煮青菜。一次吃饭时,陈志强边嚼边思索,不小心把有些松动的槽牙磕掉,灵感也随着那颗槽牙一起蹦了出来:“走文旅结合的扶贫道路!”陈志强“握”牙下定决心。

    思路有了,事情就具体起来,仿佛战场上,终于发现了敌人的踪迹,一个一个“消灭”——

    向省文化旅游厅争取到帮扶资金,开办蜡染扎染培训班,建成扶贫车间,让20多户村民有了稳步致富的收入;

    四处奔走拉资源,做宣传,将过去5000人左右的“赶苗场”规模扩大至5万人,影响力从周边地区辐射到更广;

    联系省川剧团、重庆曲艺团多次来村里演出,带来文化大餐……

    工作之余,这位陈老兵却有些“不近人情”:几个驻村干部小聚,说好轮流买单,他每次都偷偷结账,说“我是老兵工资高,你们年轻人负担重”;除了几个国家法定长假,他从不回家,也坚决不让家里人来摩尼探望,说“会影响自己工作,也给大家添麻烦”。

    雪山关的风日夜呼啸,转眼一年多。日夜奔忙让陈志强的痛风发作愈加频繁。今年国庆前夕,他终于扛不住了,不得已回到成都养病,像一个暂时退下前线的兵。临行时他说:“等我病养好了,还要回来!”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