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从0到10,患者数量的增加,无疑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隔离区所有的医护人员从四班轮换调至为三班轮换,每一班值守4个小时。 “进仓前准备、出仓时消毒洗澡,一天下来,吃饭休息的时间加起来只有5-6小时。”刚从病房里连轴转了4个小时的邢璐休息片刻后,又要回到工作岗位上救治病人。
辛苦在温暖面前总会被融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党委书记杜一华每日都会早早来到泸州市传染病医院,问候医护人员,并与当班医生进行视频交谈了解医疗救治的情况,他叮嘱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这样才能安全高效地救治病人。
4日凌晨3时,人们已经在酣睡中,华西一行专家与隔离病房内十余位医护人员才结束一天的工作。据悉,凌晨00:15,华西一行专家与泸州传染病医院卢苇院长、吴刚副院长、丁兀峰副院长及多名泸州市级专家一起进入隔离区了解患者情况,并观察、讨论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直至凌晨3点才结束工作。
短暂休息后,当日上午10点,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患者救治专家组专家金晓东、泸州市卫健委主任涂曲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组组长杜一华、卢苇以及医疗院感组组长吴刚、副组长肖葵、黄富礼、王英又齐聚在传染病医院临时会议室讨论危重患者的病情、诊疗方案。并决定成立危重症患者救治小组,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副主任雷贤英任组长,专职牵头负责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的技术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