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人:曹鑫(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第一次穿防护装备工作很困难,但是我克服了 穿戴好防护装备,全身被裹得严严实实,犹如顶着千斤的重量。护目镜压着鼻子只能用嘴巴呼吸,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我感觉有一点缺氧和想吐的感觉,但尽力压了回去,身上分不清是热得出汗还是冒冷汗,感觉轻飘飘的。 旁边的战友感觉到了我的异样,鼓励我说:“如果不舒服的话,不要硬扛,我们是一个团队。”听到这句话,我眼睛湿润了,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 在旁边休息了一会,我试着自己慢慢走起来,逐渐克服了不适感,适应了病区的环境,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快下班时,来了9位新病人,我们将病人收治安排好床位,与下一班老师交接好,圆满结束了第一个夜班。
记录人:邓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当病患用手做出OK时,我们才感到踏实! 我们接管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3号楼8楼一病区,是由原来胃肠外科病房紧急改建的重症病房。 我们管的都是危重病人,以高龄病人占多数,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查房时有个病人感到呼吸困难,氧饱和度82%,我们立即加大氧流量至8L/min,并在床边安慰鼓励患者,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大约过了30分钟,病人呼吸困难有缓解。 由于患者病情重,我们就跟患者约定,如果感到好些了,就做一个“OK”的手势。当病患用手做出OK时,我们才感到踏实!
记录人:刘西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护师) 第一次值夜班,最欣慰的是病患氧饱和度提高了 我的第一次值夜班,是和我们的队长刘勇医生搭档。这次夜班管理了17名患者,其中有位老大爷是 使用高流量呼吸治疗仪的患者,极度烦躁,不耐受,几经我们的心理疏导,才平静下来。到我们下班时,老大爷的氧饱和度已经由接班时的75%变为95%,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下班时,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显得格外的阴冷,回到酒店洗漱完已是凌晨三点过,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眠。
充满挑战的第一天我们都已经坚持下来了,胜利还会遥远吗?武汉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候,到那时,我要故地重游,赏烂漫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