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人大代表,只要是群众需要,作为一名村医,我责无旁贷。”泸州市古蔺县古蔺镇王堂村村医生孔靓如是说。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赶上大批人员返乡的春节,农村成为防疫战的薄弱环节,广大村医便成为一道坚实的防线。从年前开始,古蔺镇王堂村2名村医就严阵以待,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这场硬仗中,孔靓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每天背着医药箱,穿梭在乡间村组,用自已的默默付出,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她每天早上下午都要检测我们湖北返乡村民的体温,加上她还是我们村的妇女主任,又是我们村的医生,大家村民家里大凡小事都要找她,真的是辛苦她了。”王堂五组村民田佳秀赞许地说。

从大年三十开始,天刚亮就出门,晚上八九时才能到家。自疫情开始,她就日夜不停忙碌着。走家串户,奔走忙碌,对所有居家隔离群众都坚持“四个亲自”:亲自上门、亲自见到每个人、亲自检测记录体温、亲自核对台账销号,以熟练的业务技能和强烈的担当精神,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除了定时上门对湖北返乡人员量体温、还要给村民讲解预防病毒的方法、交代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安抚他们的情绪……
孔靓不仅仅是一名村医,同时还身兼村妇女主任,阻击疫情工作,孔靓认定自己必须站在一线,“村里的情况我最了解,这是我的职责,多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他们就会多一份安心。”

王堂村有4千多人,只有两名村医,在她们村,有几户从武汉(湖北)返蔺人员需要进行连续14天体温检测和健康异常情况监测,每天上下午两次。几户人家相隔好几公里,其中有2户人家还需要骑行一段摩托车后再步行1个多小时,仅这2户人家监测一次就需2小时左右。每天几十公里来回跑,长期连饭都顾不上吃,“饿着,饿着就习惯了。有些村民看我来回跑,还给我说:孔医生你就不用辛苦来这一趟了,我自己测体温,然后再告诉你就好了嘛。这个肯定不行,我必须要亲自监测才能放心。”

2月6日下午4时30分,孔靓正在给村民测量体温,“36度,体温正常咧。”
村民周先生说:“按照您的宣传,我们每天勤洗手、不外出、不打牌,全都遵守了。”
做群众工作不能怕麻烦,一定要耐心,一次劝说不行就两次、三次,只要群众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会配合我们的工作。今年春节以来,王堂村的群众都能自觉做到居家隔离,不设宴、不串门、不打牌、不聚集。孔靓笑着对记者说。
“你不要看孔医生平时多泼辣的,乡邻之间有些矛盾都是她挺身而出来化解,但是她也有怕的,她怕黑!”村民张泰平悄悄对记者说。又是一晚归路上,记者问孔医生:“你每天都给有病毒的人测体温,那你怕不怕病毒?”“这个我不怕!我是医生,是党员,只要有益于老百姓的健康的我都愿意干,守土有责嘛,在天灾人祸面前,我肯定要挡在群众的前面!”“那你还怕黑夜?”,“现在我都不怕了,有你们在我身边。”就是这样一个胆小的女人却做着一件件大胆的工作,冲锋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一线。
与孔靓一样,在泸州各个村镇,还有许多村医在忙碌着,他们每天两次上门量体温、做记录、消毒,任务繁重却从无怨言。疫情没能阻拦住他们走家串户的脚步,反而激起了他们逆行而上的勇气。他们扎根基层,默默付出,构筑起农村疫情防护的坚实屏障。
本文由泸州市扶贫开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