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装了一个6岁大的孩子,你信吗?

来源:川南网 作者:汪瑶 路霞 发表时间:2020-03-12 08:33

    3月10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妇科及乳腺疾病治疗中心(妇科)病房内,48岁的魏女士正在病房里来回踱步,前两天还需要人搀扶的她,现在能够自己走动了,因为肚子里42斤的卵巢肿瘤被切除了。

    42斤!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相当于一个6岁的孩子、4桶食用油、1桶桶装水。


    肿瘤怎么会发展到这么大?

    时间回到2014年,当时魏女士的肚子微微鼓起,其母亲朱某便带她到医院检查,“那时肿瘤还不到10公分,我女儿没有做手术,便和她的丈夫到广东打工了,”朱某介绍到。2016年,魏某打工回来,肚子更鼓了,问其情况,女儿却说:“我长胖了,没有病。”

    “我女儿精神上偶尔有些问题,所以我哄着她再次到医院检查,”朱某说,“在医院里,女儿情绪不稳定,言语混乱,行为异常,不配合医生治疗,于是我将她送到了精神科进行治疗,这样一来,又拖延到了去年4月。当时,肿瘤已经发展到了40公分,可女儿依旧不愿意手术,回到家中后的几个月,肿瘤还在不断长大,已经影响到了我女儿的正常生活了”。

    “摔倒了爬不起来,睡觉也起不来,成天就在家里哭,作为母亲,我看到她这样很心痛。”朱某说,今年2月,她带着女儿来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精神科治疗一段时间后,于今年3月到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妇科及乳腺疾病治疗中心(妇科)进行治疗。



术前

    这么大的肿瘤怎么治疗?

    “小身材装着一个大肿瘤,这个肿瘤在身体里长了6年,肿瘤发展到了50公分,腹围足足有122公分,这样的情况,必须进行手术摘除,”四川省妇科及乳腺疾病治疗中心(妇科)的技术顾问丁书贵教授介绍说,肿瘤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肢及腰部明显水肿,为了改善患者循环呼吸功能,明确肿瘤性质,需要手术治疗。

    为了减少麻醉风险,决定术中术后进一步治疗方案,术前先后多次进行了MDT讨论,包括麻醉科、妇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肿瘤科等科室,数十名国内外专家参与。


专家团队联合讨论

    “能不能把肿瘤完全切除?”“减灭术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讨论治疗方案,对手术风险进行了评估后,3月5日,魏女士被推进了手术室,由丁书贵、妇科副主任医师王定玉、我院德国知名麻醉师及重症医学专家Ebeling教授和手术室工作人员等的通力合作之下,按照卵巢肿瘤标准化精准治疗方案,经过5个小时紧张有序的手术,42斤重的肿瘤终于从肚子里取了出来。

    “需不需要进一步化疗,还得看检查结果。” 丁书贵说。

    “我在德国见过最大的肿瘤是30斤,而这个肿瘤足足42斤。”Ebeling教授说,肿瘤太大,对麻醉医师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体位的安排、药物的选择、合适的剂量等都需要平衡,才能保障手术的成功开展。

    术后她们是这样照顾的

    如今,在妇科病房里,时常会看到这样温馨的画面,护士帮助患者梳头、洗脸、喂药,指导患者做床上运动操,搀扶患者下床活动等。

    由于魏女士术后创面大,加之有精神疾病,对护士来说,护理难度加大,科室护士长邹倩高度重视该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出现,科室主任、片区医疗组长和片区责任护士对她特别的关心和关照。

    “平日里都是她母亲在照看,但她母亲有事外出,我们就要专人照顾她,”责任护士陈中群说,“除了要时刻关注着她的术后恢复情况,还得照顾她的生活,但魏女士脾气有些不好,可我找到了“秘诀”,那就是哄,顺着她的意思,她就会好好配合工作,乖乖吃药。


护士为魏女士梳头发

    肿瘤摘除了,女儿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辛苦的妈妈朱女士看着一旁的女儿,默默抹着眼泪,无数次地感谢着医务人员。

    文:汪瑶 路霞 图:四川省妇科及乳腺疾病治疗中心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