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泸州,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这一切都与市民不断提升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更凝聚了环保部门日复一日辛勤的宣传教育工作汗水。 4月28日,泸州市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新闻通气会和媒体座谈会召开。会上,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晓琼为我们介绍了2019年泸州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情况,并透露了2020年工作思路。 会议现场 六个抓手,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泸州名片” 2019年,泸州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抓体系、抓策划、抓品牌、抓阵地、抓服务、抓方式六个方面的工作,全力提升宣教工作水平和实效,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泸州名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泸州市生态环境局一手打造的环保宣教品牌——“绿芽”行动已成为泸州市民学习、参与环保活动的有效途径。泸州环保“绿芽”行动,围绕“美丽泸州 绿芽在行动”主题,以“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为抓手,构建以“绿芽益员、绿芽益学、绿芽益家、绿芽益队、绿芽益馆、绿芽益行”六益一体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在省厅宣教中心支持下,联合江阳区人民政府在张坝桂圆林共同打造了张坝“绿芽”环境教育基地,目前,该基地正在升级打造,并将引入第三方公司进行运营,努力建设成为川内知名的环保教育研学基地。同时,还在全市范围内开放了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等10个环境教育基地。以泸州环保“绿芽”行动为载体,积极策划公益小视频征集、垃圾分类高校联盟、发放公益车贴、环保夏令营等多项活动,“绿芽”行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万,参与志愿者2000多人,有效提升了“绿芽”行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目前,“绿芽”行动已被评为2019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品质之星”,入围2019年全国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候选,被列入四川省首批环保宣传教育公益示范项目,先后获评全省、全市十佳志愿服务项目。不久前,“绿芽”行动又被省生态环境厅和省文明办推荐作为四川省环保宣教优秀案例代表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央文明办共同组织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20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评选。 环保事业需要更多人参与,这其中志愿者活动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泸州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党员志愿先锋队、企业环保志愿分队、高校青年环保志愿协会、“红嘴鸥”保护志愿队等多种形式吸纳志愿者,目前“绿芽”志愿者已超过2000人。创新策划“志愿服务+绿芽”、“志愿服务+党建”、“志愿服务+大学生”和“志愿服务+创文”四项活动,策划实施各类环保主题活动450场次,服务群众超过15万人。通过发动泸州“绿芽”环保志愿者到农贸市场、高速路卡口和社区等地开展针对性宣传引导,带头参与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坚决抵制不实信息,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累计出动疫情防治宣传工作人员2000余人次,宣传走访社区居民3000余户,接受群众防疫咨询1800余次,发放科普宣传单5000余份,有效地提升了居民防疫意识。为确保红嘴鸥顺利过冬,泸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江阳区城市管理部门、江阳区北城街道办事处,组织“绿芽”志愿者每天分两次在红嘴鸥主要的觅食点江阳区东门口进行投喂,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红嘴鸥不会断粮。 会议现场 四个强化,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赵晓琼表示,下一步,泸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环境宣教能力建设,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主动思全局、精专业、重方法,按照 “6473”方案,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在工作形式上锐意进取,在协作上紧密联动,共同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强化媒体联动,提升对外宣传水平。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与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加强沟通,积极策划报道选题,并结合实际开展常态化集中采访和新闻发布。 强化“绿芽”品牌,提升宣传活动质量。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宣传活动策划,继续深化“绿芽”行动品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丰富“绿芽”公益讲师团、“绿芽”党员先锋队、“绿芽”企业志愿队,着力推进万人基础规模的“绿芽”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 强化矩阵运营,提升宣传文化建设。打通与已有媒体平台的联系,建立资源互补、信息互通的传播生态,进一步丰富宣传矩阵,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效果;策划制作以图解、音频、短视频、H5等易于公众接受和传播的产品,以新媒体宣传产品为抓手,不断推进泸州市生态环境文化建设。 强化基地打造,提升设施开放工作。优化张坝“绿芽”环境教育基地软硬件设施,升级环境污染设施微缩模型科普馆,增建森林自然体验区,打造生态环境研学示范基地,全力创建全国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认真组织4家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开放单位向公众开放活动,推动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工作实现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