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乐馨,1932年生于内江,1951年8月至1952年4月在原仁济医院工作;1952年4月至1954年6月就职于泸州市人民医院;1954年6月,就职于四川省川南人民医院(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工作,1985年6月退休。
周乐馨口述:
我在内江出生,3岁时母亲去世,4岁父亲去世,跟随祖母生活。后来,祖母带着我,随伯父一家到泸州定居。
1951年,泸州仁济医院招收助理护士,我急忙报了名。我清楚地记得,收到录取通知时,高兴得一晚上没睡觉。
8月1日,我就正式到医院报到上班。当时,医院里的住院病人是没有家属陪护的,病人的吃喝拉撒全部都由我们助理护士完成。祖母一直教导我:一定要踏实工作,认真学、认真做。所以,不管工作有多累多苦,我都认真地干。当时医院的护士长,人特别好,教了我很多护理知识。没过多久,我不只可以照顾病人饮食起居,还可以承担打针、输液、发药等工作了。
1952年,仁济医院转为泸州市人民医院,我还是在医院从事护士工作,兼做营养师。
1954年,泸州市人民医院合并到四川省川南人民医院。我们医务人员也转到了四川省川南人民医院。在医院召开的全院职工大会上,我被分配到放射科。我的第一反应是很吃惊,根本不知道放射科是做什么的,因为以前的医院没有这个科室。
报到的时候,我特别紧张还有害怕,看到的是一间黑乌乌的房间里的一台全是外文的机器,地上的电线都有小手腕粗。科室里的周远英医生接待了我,给我介绍科室的情况,当时的放射科一共有3个医生,有两台机器,一台在住院部、一台在门诊部。
机器是前苏联生产的,300毫安,我来之前主要是照X光(透视)。我是作为技术员,任务就是要把照片技术开展起来。周医生交给我一本放射投照的书,书里面教怎么调射线、怎么洗片子等等。
我之前没有系统地学过解剖,工作起来有难度。周医生就用科室里放的一副人体骨架模型让我学。机器上的外文我不认识,周医生就一边操作一边给我讲解,我就用本子一 一记下来。
就这样,我成了科室里唯一的照片技术员,负责为病人照片、洗片、拿报告等。快的时候一个上午能给30多个病人照片。
当时照X光(透视)和照片都在一个机器上完成。一般是等医生先给病人照完X光(透视),我又去调成照片的模式,再给病人照片。照片之后,还要到暗室冲洗出来,然后交给医生出报告。
最初病人不是很多,工作量还不是很大,后来,病人越来越多,工作时间不断延长。那个时候,我们工作时的防护只有一个铅制的围裙。为了让病人都能做完检查,我还经常去抱着不愿意照的小孩子照X光(透视),时间久了,才感到射线对人体的损伤。
当时的机器照片,部位不同,用的射线参数是不同的,需要手工调整,如果调得不好,照出来的片子就是模糊的废片,这样既浪费时间,还浪费了宝贵的底片。作为唯一的技术员,我觉得自己要对得起医院的信任,更要对得起病人。我就用自己的办法认真学,一边照着书上的操作,一边自己琢磨。每次出了片子,我都会把射线参数记在病历上。第二天早上,医生们会把每张片子拿出来进行评讲,对于那些被评为好的、清晰的片子,我就悄悄地把射线参数、照射的部位记在本子上,就这样我把人体各个器官、部位的照射要点、射线参数的最佳值总结了出来,片子越拍越好了。
1978年9月,赵泽普医生当放射科第一任主任后,放射科就发展比较快,他专门进修了放射医学,还能带教学。科室里的大学生也多了起来,买了新的机器,成立了技术组。为了让大家不用像我这样慢慢摸索,我就把自己整理的射线参数笔记请同事抄了下来,挂在科室里,供大家使用,这样大家提高了得快,废片率也降低了。直到我1985年退休,那份笔记还一直挂在科室里。
1985年,到我退休的时候,放射科已有了三四台机器,有了很多大学生,再后来还有了CT这些先进设备,现在的医学设备就更发达了,医院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这是老百姓的福祉!
记录人: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