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70载·忠山力量】医院返聘老专家,是他提出来的!

来源:川南网 作者:陈易君 刘墨 发表时间:2020-06-16 10:45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0岁生日之际,小编陆续推出【风雨70载·忠山力量】系列专题,带你一起回眸来时的路,找回那些年代的记忆。

今天,给我们讲故事的是
李孝政



    访谈人:陈易君、刘墨

    访谈时间:2020年1月

    口述者:李孝政

    人物档案:李孝政,1939年9月生于宜宾筠连县。1956考入泸州医士校,1959年毕业后留校在人事科工作。1977年,当第四任门诊部主任。1979年主持水井沟门诊搬迁。1982年,任医务科长。1983年,任附属医院副院长,分管行政、后勤、人事、安保、财务等工作。1986年,任卫校校长。1999年退休。

    李孝政口述:

    我不是泸州人,但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泸州工作、生活。1956年2月,我初中毕业后,在乡里当了几个月的辅导会计。父亲是一名中医,听到泸州医士学校招考的消息,就让我报考,终于如愿地考上了。3年后毕业时,我从几百人中被选中留校,进入人事科工作。

    1962年,我转到医院内科工作,当时内科只有100多张病床。作为内科干事,我主要协助主任工作,负责行政、后勤事务等事务。当时医院的社会事务很多,比如巡回医疗、除害灭病等等,特别是宜宾地区经常到医院抽调人去参加各种事务。1965年,医院职工有600余人,忠山上住院部只有内科、外科、妇儿楼3幢楼,门诊部还在水井沟。

    1965年,组织上安排我到附属医院云锦医院工作。1967年,医院送我到西安进修皮肤专业,学成回来,继续在云锦医院工作。前前后后,我在云锦医院工作了3年。回到附属医院后,我一直在皮肤科上班,也得到大家的肯定,自己很有成就感。

    1978年,领导安排我任门诊部主任,那个时候医院的门诊部还在水井沟。当时,医院的很多老专家退休了,我实施了一个创新之举,把老专家们返聘回院,在门诊坐诊,医院门诊就诊人数不断攀升。1978年,由于门诊人数激增,搬迁、筹建新门诊大楼提上了日程。

    1979年,忠山新门诊大楼修建完成,终于与住院部在一个院区了。我记得特别清楚,当年的“五一”节,我们把门诊从水井沟搬到忠山,我们全院全力搬“新家”,大家都特别高兴。搬家前,大家一起锯木头,做门牌,找医院字写得好的同事,写上科室名称,再一块块挂在诊室外面,一目了然,既漂亮又整齐。5月2日,8千平方米的忠山门诊部投入使用,进一步充实了应诊科室及配套设施,应诊科室增至14个科室和16个专科,日应诊量可达2000人次。

    1982年,我调任医务科科长,负责医院的医务工作。这期间,医院开展了做器官移植工作,肾移植、肝移植都是这个时候开展的。那时,我们与华西医院分享器官资源,器官通常要到外地去取,有宜宾、屏山,最远到过成都一个郊县。因为交通不便,为了保证器官的活性,我们几个人分成几个小组,根据路程情况一段一段地接力交接,以最快速度将器官送回医院。那时,医院为进行科研,开展新技术,积累经验也是全力支持,不计成本的,医生们更是全身心地投入、不计得失。


    1983年,我任医院副院长。当时,医院的各级领导多以专业技术型为主,做过几年行政工作的我比较熟悉行政事务,就安排我分管行政、后勤、人事、安保、财务等工作。

    我接手工作时,手里只有拨款10万元,要改建外科大楼、购进设备……钱不够,怎么办?没条件,创造条件。全院上下一起集思广益,动用各种关系,联系周边各大企业负责人“化缘”!因为医院口碑很好,医生们技术好、服务好,到当时的石油医院、泸天化、云天化、赤天化、长江起重机厂、火炬化工厂……都纷纷借钱给医院。

    有了钱,此前只修了一半的外科大楼终于完成了全面改造,从5层楼变成了6层楼;医院有了第一台同位素伽马机,虽然是到天津买的二手机,但也是当时全院仅有的先进机器,还专门花2万元修了同位素机房安放它。还有日本进口的500毫安x光机,也是专门请日本工人来安装的,当然还购买了其他设备。

    有了这些设备,医院的各项工作也就如虎添翼,很多以前不能开展的项目也能开展了,门诊、住院的患者也成倍增加,医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1986年,领导安排我到当时医院的卫校任校长。初建时卫校的全称是川南医院附设护士校,是医院办校,我们医院的第一批护士长基本上都是这里培养出来的。每年实行计划招生,只有100多学生。

    我到卫校后的第一件事,是修房子,先修食堂、然后是师生宿舍。吃、住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发展。教学质量是强校的根本,我到任后,也狠抓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当时招生条件高,因为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所以毕业生走到哪里都吃香。

    考虑到临床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增加了麻醉专业,虽然只招了2期,但是效果很好。我们还办夜大,增加自己的师资,开设护理系系统教学,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1999年,我到了退休年龄,但是,由于没有继任者,退休的文件也一直不下发,我只有继续工作,到2001年,护理学院和卫校院校合一后,才真正退休。

    回想我这一生,当过内科、感染科、皮肤科、神经科医生,也任管理干部,不管什么工作、怎样的岗位,我都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对待,在业务工作上也是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尽全力把每项工作做好,一心为医院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文:陈易君 刘墨(健康西南)

    【风雨70载·忠山力量】系列报道回顾:

    西南医大附院首次成功实施这个手术竟动用直升机

    30多年,他的事假竟不到一周,太敬业了!

    背着铺盖卷儿来泸州,一待就是几十年

    从部队到医院,他靠一个小本本成功转型

    官紫云在西南医大附院的38年零11个月

    周乐馨:“‘射线参数笔记挂图’退休时还挂在科室里”

    共同走过47载,我深深地爱着泸医

    上世纪八十年代,她用猪皮为烧伤患者植皮

    那会儿没有救护车,医护人员用什么转运病人?

    解密·流传了70年的红色基因!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