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盛夏,绿满龙马。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龙马潭区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三级书记一起抓”的责任体系,列出任务、责任、问题清单,挂图作战、以责问效。 完善督查巡查机制,实行“一对一、网格化、全覆盖”督查,建立脱贫攻坚“3+3”台账,将问题和诉求统一建账编号,限时办理、逐一查核、解决销号,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几年时间里,泸州市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龙马潭组成员走遍全区,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地方,坚决防止跑冒滴漏、优亲厚友、中饱私囊等行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装上“探照灯”,让国家的政策落地落实,逐步实现“扶真贫、真扶贫、不返贫”的愿景。 6月10日一大早,双加镇大冲头村贫困村民王帮禄就为自家鱼塘里养的清水鱼饲喂新鲜的青草。因加入了村里的养殖专合社,技术、销路都不用愁。活水生态养鱼,让一家人早早脱了贫。 找准“穷根”,精准施策。2017年以来,龙马潭区积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统筹发展思路,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7亿元,打造集水产养殖、垂钓竞技、果蔬采摘、生态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画里乡村”,大冲头村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像这样的脱贫产业园,龙马潭区还有13个,覆盖14个村(社区)。 在不断增强“造血”功能的同时,龙马潭区的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文化等各项帮扶也全面开花,结出硕果。 义务教育迈向高位均衡发展阶段,累计发放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助学金2995.81万元,惠及5万余人次。医疗卫生更加精进,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远程诊疗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688户,“六个全覆盖”全面实现。
扶志扶智并举,贫困户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记得住乡愁”的龙马潭区更加精致精美、宜居宜业。 集中财力推进城乡融合 “太高兴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公交车也要来了。”2019年9月26日,龙马潭区组组通公交项目推进到良丰村十二组贫困户龙清芳的家门口,新开辟的1.7公里水泥路,连接城乡,即将迎来通车。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扶贫,是龙马潭区的一大抓手,也是集中最大财力建强各类基础设施的举措。 投入资金6亿元,打通断头路、硬化入村路,龙马潭区在全市率先实现89个行政村村村通公交目标。23条公交线路连接城乡,全力推进全区城乡融合,20余万名群众受益。 以“四好村”建设为标准,龙马潭区还投入8亿元民生工程资金,对贫困户住房进行风貌改造,改厨、改厕、改圈等工程同步进行。垃圾分类全域推进,智能垃圾分类在大冲头等村试点,垃圾箱、地埋式垃圾站等一应俱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截至目前,全区整体实施污水、垃圾、厕所专项整治,合理布局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厂站31个,68%的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率达到90%,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7%。
配强人才形成扶贫大格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火车头要发挥好带头作用,第一书记要真扶贫,扑下身子加油干。各级干部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常态干。 为此,龙马潭区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建立“六位一体”帮扶体系,确保每个街镇、村(社区)有区领导、帮扶单位、农技员、工作组、第一书记、督查组等帮扶力量。 吕煌斌是省定贫困村曹坝村的第一书记,在4年多的帮扶中,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建起了660余亩水果基地,带动200余户农户600余人增收致富。建成曹坝新村聚居点,改造危房55户,风貌塑造97户,完成全村10条公路硬化,新建光伏发电站,成功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 在龙马潭区,还有42位第一书记、10个农技巡回服务小组、3个巡查组等常态化开展工作,全力攻坚啃下硬骨头。同时,27名区级领导、1000余名机关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形成强大合力。 今年4月初,第一书记直播带货等各类直播活动相继上线,成为龙马潭区消费扶贫的新方向。期间,区内各社会团体、民营企业等积极购买扶贫产品。天寿药业等一批爱心企业还带头筹资筹劳,奔赴一线,倾囊相助。
消费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共同推动扶贫对象奋斗奋进、向上向好,推进形成了龙马潭区大扶贫格局,全力攻城拔寨、逐梦圆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