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产出“紫珍珠” 打通藏民致富路

来源:川南网 作者:曾佐然 鲁星 发表时间:2020-10-26 10:31
    八月的甘孜州乡城县沙孜村,10多个村民正在海拔3000多米的木雅通蓝莓采摘园里采摘蓝莓。这是四川省首个高原蓝莓种植基地,熟透的“紫珍珠”颗颗饱满,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果霜,透出幽微的蓝紫,点缀在绿叶丛中,摇曳在微风里,给这片山坡带来无限生机。


乡城县藏民正在采摘蓝莓

    甘孜州乡城县素有“康巴江南”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优厚的国家精准扶持政策,让乡城县农畜产品产业蓬勃发展,但由于信息闭塞,农特产品品牌化进程明显滞后。

    怎样将藏区脱贫产业发展的“先天自然优势”转化为“后天品牌优势”呢?2007年,陈康宁租赁沙孜村集体山地,大面积种植松树,并在松树间试种蓝莓。2008年,又成立四川省康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蓝莓种植、采摘、鲜果销售为主。他招募附近村民在蓝莓基地务工,进行除草、清根、施肥、防寒、采摘等简单劳动。试种成功了,蓝莓的丰产丰收让当地藏民们第一次尝到了农业产业化带来的甜头。


栽种的蓝莓苗

    陈康宁深知,乡城县的气候、海拔、水质、空气湿度等十分接近北美,是国内蓝莓种植的绝佳地点,在这里搞蓝莓种植,前景广阔,大有作为……但要想扩大规模和引进新品种,就必须解决资金和技术两只“拦路虎”,加大独立品牌建设。

    峰回路转,绝处逢生。2017年,乡城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注册申请了“乡城蓝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陈康宁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泸州援助乡城县工作队主动上门,决定出资对基地进行土地整理和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基地引进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

    借助泸州对口帮扶乡城县专项资金,乡城县的蓝莓产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如今的康蓝农业,建设拥有暖棚24个,冷棚12个,露天种植蓝莓1000余亩,先后引进斯巴坦、喜来等7个先进蓝莓品种,打造出了集鲜果采摘+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蓝莓产业基地。公司不仅扩大了蓝莓规模,还引种了100亩黄桃、200亩苹果和50亩李子,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尼斯镇孜母古村的拉珍正在地里劳作,她家有六口人,父母年迈多病,20多岁的儿子也长年患病,家里的生活重担就落在她的肩上,她主要靠在基地里打零工增加收入。

    拉珍说,他们每天早上八点左右来这里做工,下午5点就能休息。在这里干活很轻松,还能有时间做家里的农活。有时候家里有事请假回家,还是按照标准发工资。以后不用上山辛苦地采挖虫草和松茸,在这里轻松干活就可以挣钱养家。


附近村民在蓝莓基地务工

    四川康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阿俄介绍说,每年到基地里为蓝莓除草、施肥、采摘的工人,每人每天按照100元的工资发放。其中,在基地里长期上班的工人有近30人,每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

    随着乡城县蓝莓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高原蓝莓产业发展迎来了“春天”。2019年,康蓝农业蓝莓苗已达25万株,蓝莓总产量在8吨左右,销售金额近80万元,并完成了高原蓝莓组培室的设计建造。

    “非常感谢泸州援助乡城县工作队,不仅及时给了我们帮扶资金,让我们对基地进行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种植规模,同时工作队的技术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陈康宁很感激。

    “去年引种桃树,今年就挂果。你尝尝盘桃,味道好极了!”泸州援助乡城县干部陈凌说,泸州项目资金增强了企业发展产业的信心,三个方面效益明显。一是闲置土地换租金。四川康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1000余亩农村闲置土地规模发展高原蓝莓产业,每年兑现农户土地流转资金15万元,提高闲置土地资源价值。二是村民就近务工挣薪金。蓝莓基地吸纳贫困户200余人务工就业,8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实现务工收入600万元,突出产业项目带贫减贫效益。三是政策扶持分股金。全力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扶持蓝莓产业发展,公司通过建规范、搞加工、拓销路,稳步提升营业收益,以每户2000元的标准每年向贫困群众分红,形成政企双向良性互动。


泸州援助乡城县干部陈凌正在采摘桃子

    文/图:曾佐然 鲁星(泸县县委统战部)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