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扶贫故事】勤劳苦干 种养结合开启新生活

来源:川南网 作者:赵康明 邓建刚 发表时间:2020-10-29 10:03

    10月24日,打古镇普照村10组村民杨启明,利用难得的晴日修剪蜂糖李枝条,在他身后,100余只土鸡、数十只大白鹅和一群土鸭在林木间上窜下跳, 自由觅食。喂养销售家禽、修剪果树、追施果肥、挖红苕、制红苕粉……杨启明对这个冬天要干的事已经有紧凑安排。

    别看如今的杨启明膝下鸡鸭成群,但在2017年之前,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66岁的杨启明,家住打古镇普照山西侧山崖旁,家境贫困,一直未能娶亲,父母过世后一个人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患上慢病,2014年被识别贫困户。


    走好产业路,念好脱贫致富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杨启明被打古镇党委、政府确定为小微养殖扶持对象。“一个人的生活好对付,都一把年纪了,有点吃的就行了,没必要那么辛苦。”杨启明面对帮扶干部发展产业的动员不感兴趣。为改变杨启明“等、靠”观念,帮扶干部周平动了不少心思,带着他参观农家果园、考察养殖大户、赠送鸡苗鸭苗、指导种养技术、带货家禽产品……一系列帮扶措施“从天而降”,让杨启明感觉到靠劳动获得收入有“底气”。

    2017年,靠政策兜底和小型养殖摘掉贫困帽的杨启明觉得“再也不能那样活。”当年冬天,杨启明拿起锄头砍刀,向自己荆棘丛生的残次林“开战”,开垦自家的山地办果园。

    “办果园不是那么简单,没钱请人开荒,只好自己动手。开荒地特别苦特别累,手脚经常被树刺划得血流血滴。”杨启明说,每天除了喂鸡鸭,就是呆在山上开荒,做饭的时间都没有,有些时候做一次饭要吃两天,房子周边的十多亩荒地就干了一个多月,山顶上那片荒地,又干了两个月。砍杂柴、挖树根、打苗坑、上基肥、栽果苗……杨启明忙了整整一个冬季,栽种了25亩蜂糖李。看着昔日荒坡变成果园,杨启明憧憬着收获的希望。

    为了增加果园挂果前“空档期”收入,杨启明采取循环种养方式,在果园里套种红苕。种红苕的果园不用除草,红苕用来制苕粉,苕糟用来喂鸡鸭,鸡鸭粪便用于果树施肥。“去年红苕收了2万多斤,制作苕粉1800多斤,卖了两万多元,今年应该也有这个数。”杨启明说。

    “有了收入,杨启明变得特别勤快肯干,越干越有劲,以前病怏怏的样子不见了。不管晴天雨天,总是泡在果园里,果园里几乎看不到杂草。”驻村第一书记聂鹏说。

    “现在国家政策好,干部们也特别关照我,这几年为我提供的鸡鸭苗从来没断过。今年陆陆续续卖了一批鸡鸭,已经收入1万多元,现在还有100多只鸡,40多个鹅,都已经卖得了,至少还能卖一万五千元。”杨启明说,我的鸡鸭鹅全部是在果园里放养,大家吃了以后都说质量好,销路很好。果园比较宽,多养一些也不费事,还能节省肥料钱。

    让杨启明特别高兴的就,他的果树今年大部分已经挂果,明、后年将进入盛产期,保守估计,果园盛产后,年收入5万元没问题。“我的果园地势高,周边风景好,还能远看贵州赤水市,果园旁边就是公路,交通也很方便,离普照山景区开车只要几分钟,果园盛产后,大家购买采摘都很方便。”杨启明对果园盛产后的景象充满期待。

    按杨启明的情况,应该享受“五保”待遇,村干部几次找到他,要为他办理五保手续,杨启明都拒绝了。“我现在还能干,收入也不错,暂时不办五保,等我干不动了再办。”杨启明说。

    文/图:赵康明 邓建刚(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