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凝聚合力 决胜脱贫攻坚

来源:川南网 作者:王超明 刘跃先 发表时间:2020-12-10 11:21

    “把土地流转给企业,空闲时到企业打工,年收入2万余元,生活过得很有滋有味。”谈起精准扶贫带来的变化,丰乐镇马村村脱贫户陈国海由衷称赞。

    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乡村振兴提质加速。阔步新征程,泸州市纳溪区把握“三农”工作的新思想新方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机制、规划、政策、发展“四个衔接”,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推动全面小康走向全面振兴。

    聚焦产业发展 强化脱贫支撑

    “现在茶叶进入休眠期,做好茶树修剪、施肥、病虫防治等工作,明年增收才有保障。”12月1日,白节镇农技人员黄鑫向团结村脱贫户黄玉然传授茶树冬管技术。

    黄玉然今年68岁,儿子因病去世,孙儿孙女需要照顾,日子过得拮据。2014年,黄玉然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人员和村组干部的帮助下,黄玉然把家里的16亩地全部栽种茶叶,还流转20多亩土地连片种茶,年收入10多万元。

    聚焦产业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纳溪区依托95万亩林竹基地、31万亩特早茶园和20万亩酿酒高粱、水果、蔬菜等产业,年均助农增收2000元以上;引进广东温氏1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在贫困村规划建设适度养殖场17个,采取“公司+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将村集体养殖收益的60%量化给脱贫户;推进农村电商,实现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今年,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6782万元,农村电商带动5.6万名群众人均增收1200元左右;通过“两个一批”精准实现就业,利用江南职中等资源开展订单式培训,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结业即就业,累计为2332名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培训,发放培训补贴144.16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先后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1346人,累计发放岗位补贴3039.2万元。

    探索“产业规划—项目融合—主体经营—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循环发展链条;实施供给引领+、融合发展+、改革惠民+“三加工程”,全域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化运营、股份化改造、多元化发展的“一改三化”模式,将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帮助脱贫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聚焦民生实事 强化脱贫保障

    “我住院花费6万余元,自己仅支出8000余元,其余的全报销了,感谢党的好政策。”谈及自己患病治疗这段经历,大渡口镇凤凰湖村脱贫户龙某成感叹地说。

    近年来,纳溪区通过实施“五保一提升”工程,精准对接最迫切的民生需求,用好兜底政策,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确保巩固脱贫成效之路走得更加坚实。

    5643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54亿元、困难残疾人救助资金1849.2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1934万元,切实解决“两无户”生活问题;整合中央、省市财政资金和区级配套资金2.19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058户,较好地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推行“预防+治疗+兜底”全方位医疗服务,累计解决20.7万人次2.1亿元住院、门诊费用;累计落实各类教育资助金1.42亿元,资助学生21.51万人次,惠及建档立卡学生6.37万人次,为17956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35亿元,确保无一名贫困学生失学辍学。

    投入资金13.39亿元,建成“渡改桥”6座、正加快建设2座,新改建农村公路354公里;投入资金1.95亿元,完成农网改造2762.2公里,较好保障群众用电质量;投入资金8.5亿元,实施各类供水工程629个;投入资金9.17亿元,新改建教学及辅助用房20.5万平方米、校舍和运动场19万平方米,以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验收。

    投入资金2.1亿元,改扩建县级医疗机构3个、乡镇卫生院13个;投入资金330万元,新改建贫困村文化室10个、省级文化院坝10个、电视“户户通”7061户……随着一项项惠民举措付诸实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文:王超明 刘跃先(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