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来源:泸州市扶贫开发局 作者:泸州市扶贫开发局 发表时间:2021-01-22 11:03

   青瓦白墙,亮堂的客厅,洁净的厨房……2019年6月12日,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叙永县向林镇跃龙村10组村民韦德福,搬进了三室两厅的新家。搬家那天,他和老伴特意做了几道小菜,喝了两杯小酒,家里像过年一样热闹。

   新家,韦德福盼了二十多年。“在土坯房里住了这么多年,一直提心吊胆。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和老太婆在这个岁数还能过上好日子。”说起搬家后的幸福日子,韦德福几度哽咽,眼含热泪。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最朴实的情感流露,也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真诚点赞。

   农村危房改造是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中一项重要指标,是事关农村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2014年以来,泸州市坚持把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8.3万户,解决了约29万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精准施策

   房子“改”得让人安心


   2020年12月15日,古蔺县二郎镇石笋村山顶上寒风刺骨。当地群众正在安装新电杆,55岁的秦自霞也忙前忙后。双手冻得通红的她,不时哈出热气暖手。

   “现在的秦自霞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愁眉苦脸,现在每天干活都乐呵呵的,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乡亲们眼中乐观的秦自霞,曾经是石笋村1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秦自霞的丈夫长期患病,靠药物维持生命,一家人的重担落在秦自霞的肩上。五年前,秦自霞的丈夫去世,家里雪上加霜。

   秦自霞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岌岌可危,被鉴定为C级危房。2018年,秦自霞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政府补贴1.3万元,自己出资几千元,换了房梁、青瓦,加固了墙体,墙体粉刷蓝白相间,小院焕然一新。“以前,外孙不愿意来我家耍,更不愿进又脏又臭的茅房。现在一放假他就过来玩了。”秦自霞笑着说。2019年,秦自霞一家脱了贫,她还养了一头猪,种了不少地,日子越过越好。

   比起秦自霞,搬进新家的石笋村4组村民冯礼模老两口幸福感更强烈。冯礼模已有78岁,老伴杨玉先患眼疾多年。他们和儿媳、孙女住在阴冷潮湿的土坯房里。老房子不宽,盖了阁楼,冯礼模和老伴住楼上,儿媳带着两个孙女住楼下。

   “单砖、泥土浆糊上的房子,外面下大雨,屋里就到处漏雨,经常半夜起来找盆、桶接水,有时锅碗也用上了。”冯礼模说,周围邻居都盖了新房,他家的房子再漏雨也不敢修补,因为一修就要垮塌。

   危房改造政策的实施,让冯礼模看到了希望。在镇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冯礼模提交了申请。土坯房被鉴定为D级危房后,“拆旧建新”工作很快启动。2019年4月,冯礼模搬进新家。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科科长刘小兵告诉记者,近年来,泸州市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的“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作为全市危房改造的根本目标,市、县(区)、乡镇、村主动作为,构建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凝聚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强劲合力。

   在此过程中,市、县住建部门指导镇(乡)村通过反复精准排查,将唯一居住住房是C级或D级危房的4类重点对象全部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针对每户住房的实际情况,镇(乡)村帮助群众制定改造方案,建筑工匠按照方案对住房进行改造,最终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泸州市农村危房改造流程管理方案》,规范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流程,实现农村危房改造业务全市“一盘棋、同步调”;统一农村危房改造户档资料,建立农村危房改造C、D级户档资料参考手册(样本),有效提升区县、乡镇质量管控和资料归档效率。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改造指标、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困难群众农房改造。2014年以来,泸州市共获得补助资金10.6亿元,农村危房改造8.3万户,解决了约29万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实现存量农村危房改造全保障。


古蔺县二郎镇石笋村4组村民冯礼模老两口搬进新家后,幸福感不断增强。
上图为旧房,下图为新房。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