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古蔺县地势多为大山,以前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差,得益于脱贫攻坚,当地水、电、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便利的交通,让原本住在深山里的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稳定的用电,就算冬夜再冷再黑,点上电暖炉,打开电饭煲,总能感受到温暖;来之不易的用水,让村民告别了背水的生活……
有了好的基础条件,当地群众发展起了产业;有了产业,村民稳步增收、脱贫致富。通路、通电、通水,简单的6个字,寄托着古叙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堰塘“解渴”
背水的扁缸后来当了粪桶用,再后来粪桶用不上了,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的龙忠秀,还是舍不得将扁缸扔掉。“以前抢水好恼火,现在日子好了也不能忘本。”扁缸被闲置在小洋房院坝里的洗衣台下,磨损的肩带保留着过去背水的故事。
如今,龙忠秀只要拧开水龙头,白花花的水就汩汩流出……
十年九旱:水田地干到焚烧
坐落于赤水河北岸青山上的堰塘村是泸州的彝族传统村寨,少数人口占比达60%。2014年,堰塘村仍然是一个贫困村,有建卡贫困户312户1385人。虽有赤水河流经,但属于干热河谷气候,十年九旱。
村民龙忠秀家有一亩水田地。一到插秧季,她就揪心。有一年遇上干旱,水田干到开裂,秧苗插不下去。她心急如焚,天天等村里放堰沟水灌溉。最后,等来的堰沟水放一次只够润一小块地。她不得不端个小板凳“蹲”在地里,将秧苗在扁缸里涮一涮,分成单株,趁堰沟水刚流进地里的湿润劲儿赶紧插下去。一块地足足等了7轮放水才插满。
“我家阿舅以前说了一门亲事,就因为天干到颗粒无收,亲事黄了。”村党支部书记许涛从小在村里长大,他说天最干的时候,土地能干裂出巴掌那么宽的口子。在田里点一把火,水稻杆能全烧没了。
水,曾是堰塘村最珍视的资源。
堰塘村在山下,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山上安乐村和坡脚村一处天然水域——民主水库流下来的水。水流汇合山间的溪流,再经桂花村林场高岩处天然分割为两股,一股流向堰塘村,另一股流向隔壁的水潦铺村。
有一年大旱,山上的安乐村将原本民主水库要流下来的水截流起来。堰塘村七组的青壮年趁夜色“抹黑”上山偷水,不料被安乐村村民抓了“现行”。“抢水之战”一触即发,两村三十几个大汉拿着铁铲、木棒一阵乱殴,打得头破血流……
即便是水库的水顺当地流下来,堰塘村也常和水潦铺村因流水分配不均打架。“水,就是命啊,谁都想多点。”在村里当了40多年村干部的阮少奇,过去每年要处理十多起用水纠纷。
堰沟水经常有死猪、死牛飘过来。村民徐思永会去一个叫“水井湾”的地方背水喝。那是一处山泉出水口,因为沙地渗透水略微浑浊,水流很慢,舀一缸水需要1个小时。为了能赶早舀到更多的水,徐思永有时半夜就会去排队。
和徐思永一样,李成秀背一缸水要支撑一家人用一天。她取水时会偶而带上些黄泥。“用水沾湿把泥搓成条,填塞水井上方缝缝隙,水就不会渗走。”这是她经常取水得出的经验,搓一次泥能管七天。
村民背水的容器叫“扁缸”,是一个像背篼一样的扁状木桶,前高后低。背水走路的时候怕洒在肩头浪费水,所以紧贴背的那面要高一点。
“水背回家以后,放在高凳上,不准小孩子动。”李成秀总是把水看得很紧。洗菜先用堰沟水过一下,才舍得从扁缸里取一点水,拧着几片菜叶在盛水的盆子里“涮涮”,她说:“舍不得多舀,主要就‘捋’一下菜叶上的沙。”
为水打架:协议三七分水
“分田、分地、分房都听过,分水还是第一次遇到。”即便是十年以后,叙永县水务局的廖光其对堰塘村和潦铺村争水的事仍记忆深刻。
堰塘村和水潦铺村曾经共同协定,按照人口、田地的多寡,民主水库流下来的两村按照三七分。堰塘村分得三,水潦铺村得七。随后,堰塘村建起了水电站,有发电尾水作补充,分水变成了二八分。后来农村小农水电整治,电站拆除以后,堰塘村要求分水比例恢复到以前的三七分。如何精确分水?成为两村最关心的事。
2010年,廖光其被请进村分水。两村的人聚集在分水处,等待一场公平的分水。聚集的村民手里拿着锯子、铲子、电钻等。稍有差池,就会发生械斗。
分水标准是按照出水口的宽度来划分,原本准确测量出即可。但村民争论的焦点在于:堰塘村村民认为通往水潦铺村的水直流而下,冲劲大,水流急,水量多;通往堰塘村的地势有个弯拐,水流慢,出水少。水潦铺村村民坚决表态,地理环境就是这样,不能改。
廖光其对此事不敢怠慢,现场测量、计算,对出水口宽度的测量精确到了毫米。对村民质疑的高差问题,最终商议以对堰塘村的分水口拐角作60°切角处理。村民当即用电钻现场切割,这才平息了这场纷争。
这股水流通过堰沟流进村子,堰沟水就成了大家的“命”。每次村里放水,接水便成了村里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堰沟取水有“规矩”,每家得排“轮子”,按时间来接。大家约定,没有轮到自己的,各人就要把堰沟出水口堵起来。
李成秀家住在村尾,前面有36个出水口,每次放水都防不胜防。有一次,她在家接水发现水很少,就让15岁的孙子去前面查看。孙子发现有人偷水,对方理直气壮地“耍赖”,还反扇了他一巴掌,他的脸肿了好几天。李成秀拉着孙子去找村干部告状,村干部安抚她,劝她算了。上次有户偷水,女主人直接坐在堰沟里,将水拦住直往自家田里赶。
村里为了抢水使出的招数,让干部们左右为难。
不为水愁:饮水工程开源引流
2014年开始,这一切都开始变了。
“在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的支持下,县财政拨款扶持,我们终于修了蓄水池。”许涛说,2014年堰塘村新修了20口蓄水池。除了水库流下来的水,村民们还一起去溶洞找水源,铺设的管网直接将山间的水引下来储存起来。
2015年,脱贫攻坚拉开大幕,堰塘村被列为贫困村,各种扶贫资金和举措相继实施。村里不断完善饮水管网,直接安装到农户家。为了保证饮水安全,村里还修建了净水一体化设备。
以前在扁缸里的放毛桃子核让水变清亮的偏方,李成秀再也不用了。“现在自来水接到家里,清亮得很,放心用。”李成秀一家是建卡立档贫困户,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6年12月,一家人从屋外下大雨屋内漏小雨的瓦房,搬进了村里新修的彝家新寨小洋楼里,没花一分钱。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好日子。”李成秀说搬家那天,远在贵州的娘家人都来了,屋里挤满了人。
像“解渴”堰塘村一样,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工程不断在泸州乡村开源引流。2014年以来,泸州市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行动共计投入资金近7.5亿元,兴建农村供水工程5097处,解决了7.5805万贫困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以前我们种植水稻需要很多水,后来产业结构调整改种果树,特别是引进了上市公司陕西海升果业,建成1200亩柑橘扶贫果园,采用肥水精准滴管,大大节约了产业用水。”冬季,果园挂上了黄澄澄的甜橙,堰塘村党支部书记许涛说,这个投资3000多万元的果园向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并支付土地流转租金,带动大家发展产业。
2017年,堰塘村实现整村脱贫。
短短三年时间里,改变了命运。
石厢子彝族乡是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中召开石厢子会议的地方。现在,乡政府谋划着用红色文化、彝族特色、赤水河的自然风光串联出生态旅游。而堰塘村建成的彝家新村正是赤水河谷的核心,三月,赤水河畔桃花、梨花、李花相继盛开,十里花开白如雪,美成仙境。堰塘村一跃成为“明星村”,正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脱贫的故事暂告一段路,而新一轮的旅游产业,将带来更多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