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募志愿者 让“陀螺人”喘了口气 2019年,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精心策划,在宜宾江安启动“让陀螺人喘口气”项目,这是以家庭为出发,借助轻度残疾人和爱心人士帮助重度残疾人家属陪护残疾人的新型服务模式。通过定期提供陪护、心理疏导、基础家政等帮扶性服务,让助残“陀螺人”有释放压力和喘息的机会。 从第一批轻度残疾人走进助残“陀螺人”的家中,替代性的做一些基础家务,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针灸理疗、洗头理发,给残疾人做按摩到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在农村搞起了特色照护服务,去重残户家里帮助他们做农活,找柴、挑粪、割猪草、栽秧苗…… 随着项目推进,部分残疾家庭面临的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难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因此,项目专门针对残疾家庭设立了日常生活补助、大病救助补贴、辅具配发以及残疾家庭学子的助学金申请政策,帮助残疾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针对助残“陀螺人”及残疾人心理方面的疑难困惑,协会及时增设了系列心理辅导课程,并定期陪同他们参与各式各样的县域“残运会”、内部“音乐会”、活动项目“纳谏会”等心理舒缓活动。 对于重残家庭及残助“陀螺人”,项目给予了他们按能力择业的机会:家政料理服务岗、手工定制灵活岗、直播带货创业岗,让他们实现居家就业、创业。 高大姐在陀螺人项目的关注和帮扶下搬进了明亮的出租屋,丈夫到医院做护工,不用外出打工可以就近照顾家人,高大姐的女儿也通过直播代销地方扶贫产品,每月能赚近1000元,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正在一点一点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短短两年里,无数扶残助残里的暖流涌动,见证了“陀螺人”这个项目带给每个残疾人的点滴改变,真正地让他们“喘了口气”。 截至目前,当年因为项目向社会广募志愿者的小团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今天620人的群体,其中不乏医生、护工、家庭主妇、理发师等社会各类人群。 通过“陀螺人”项目,志愿者们与残疾人、“陀螺人”一道组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圈子。 (江安县残疾人联合会供图) 未来 “陀螺人”项目将带来更多希望 “陀螺人”项目的顶层设计,就是将助残陀螺人与残疾人群体、公益团队和残创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根据有关数据,全国有2158万重度残疾人家庭,2158万家庭,残疾群体与家庭成员之间是原生的命运共同体,助残“陀螺人”项目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性质,决定了这是一个值得大力打造的项目。 “事实上,‘陀螺人’项目,已作为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重点推广的项目,即将在四川全省推广。” 据介绍,项目将从解决轻残群体的就业问题出发,为助残陀螺人减负减压,带动他们自主创业,将残创和扶贫产品融入到了项目中,通过消费扶费,让爱心企业、爱心组织与爱心个人与项目形成有效闭环。精准服务形成循环的个体:残疾群体、助残陀螺人、残创企业。 轻度残疾人可以通过选择“家政料理服务岗”到重度残疾人家中,用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这使得他们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又让轻度残疾人真正融入了社会,实现自身价值,重塑信心。此外,爱心企业还可以开设残疾人专线,生产“专项扶残助残公益产品”,残疾人专线所得利润捐出用于“助力陀螺人喘口气”公益项目升级,这将使得公益项目与残疾群体之间成为事业共同体。两者形成自身稳定的造血机制,将地方扶贫产品与公益捐赠进行了有机结合。 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人表示,助残“陀螺人”项目将解决许多公益项目难以复制和推广的难题,项目所涉服务以家政服务及农务服务为主,几乎无技术方面要求,执行与复制较容易。且项目自身已形成稳定的造血机制,通过残疾人专线所得利润以及推出的“陀螺人喘气包”(内含爱心残创产品和扶贫产品),能够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我们希望,‘陀螺人’项目能切实地给更多的残疾人、残障家庭带去根本性改变,带去希望。” 文/图:程文帝 |